“求是园国学讲坛”开讲 王蒙主讲“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18.11.2014  13:37

11月13日下午,由校图书馆和纪宝成国学教育基金合作主办的“求是园国学讲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报告厅开讲,作家王蒙作了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的开篇讲座。

开讲仪式曁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黄朴民教授主持,老校长纪宝成教授出席并致辞,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俊杰,校长助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贺耀敏教授,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郭海鹰,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兼副馆长汪永红,图书馆副馆长刘春鸿、宋姬芳、索传军等偕近300位同学出席并聆听了讲座。讲座开始前,王蒙先生为“求是园国学讲坛”题词“温故知新”。

纪宝成老校长在致辞中提出,“返本开新,以求是精神传承国学要旨;崇文尚德,凭海涵气象开创文化生面”,这是中国人民大学在中国高校文化建设中应有的担当和气概。他表示,开设“求是园国学讲坛”是中国人民大学在传承文化、弘扬国学方面又一具有象征意义的举措。他强调,图书馆是教学与科研信息服务的中心,也是陶冶情操的文化殿堂,在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纪宝成国学教育基金”与校图书馆合作开办的“求是园国学讲坛”,对于丰富广大师生的精神生活,提升广大师生的思想境界,推动与发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扩大与深化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具有不容低估的意义。纪宝成老校长希望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能多关注传统文化,关注国学,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与文化修养,开阔胸襟,开拓视野,使自己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人。

随后,作家王蒙作了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的讲座,他将中国传统文化归纳总结为“泛善论、泛一论、泛化论”。他指出,“泛善论”是指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倡导的“性本善”,人道、仁道、和谐等思想和精神,“泛善论”建筑在行善的基础之上,用道德的观点来观察和感悟万事万物;“泛一论”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和共同性,“万象归一”、“九九归一”,事物不论怎么复杂都有共同性,中国文化寻找的终极概念是“”;“泛化论”是指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的辩证观念,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应该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王蒙认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全面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力度,以维护本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与核心内涵的国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思想支撑。图书馆是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科研文献信息提供的重要中心,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平台。与纪宝成国学教育基金合作发起“求是国国学讲坛”,是新时期图书馆延伸服务,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与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开阔胸襟与爱国情怀的努力的具体体现。

主讲人简介:

王蒙,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是中国当代作家、著名学者,曾任文化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务。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乐观向上、激情充沛,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近年来,王蒙对传统文化与古代经典给予了热情的关注,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以全新的视角对《老子》、《红楼梦》等经典名著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解读。

求是园国学讲坛”简介:

由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与“纪宝成国学教育基金”共同发起和合作主办,旨在进一步营造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文化氛围,提升学生文化品味,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讲坛今后将邀请传统文化与国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定期为中国人民大学师生举办学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