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海归”报国平台更坚实
《人民日报》近日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留学人才归国潮正在奔涌。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超265万,十八大以来占比达70%。出国与回国人数比例已从2006年的3.15∶1下降到2016年的1.26∶1。
从“智力流失”到“智力回流”,作为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的中国,这一变化令人欣喜。曾经,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等一大批人才负笈留洋、归国兴邦,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全球化的今天,“海归”的知识和视野更加宝贵,他们带来高精尖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推动形成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据新华社报道,目前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超过七成是“海归”。他们活跃在不同领域,在中国与全球联系中发挥着桥梁、融合、吸纳的作用,帮助中国走出去,也带动更多外国人才来华发展。
“海归潮”并非偶然。第一,经济发展大势吸引人才归来。近年来,西方国家经济增速放缓,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热潮,发展的机会更多、舞台更大。第二,人才政策吸引“海归”回流。我国抓住机会吹响人才“集结号”,国家、地方和用人单位引才项目竞相发力,自2008年“千人计划”实施以来,引进教授层次人才数量是此前30年引进总量的20余倍。第三,良好的就业环境吸引“海归”回家。简政放权不断深化,投资创业环境更优,审批流程更快。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络购物、消费升级,市场环境开放友好,文化氛围充满活力。而且,目前我国已从全球产业链中端向高端迈进,能为“海归”提供具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平台和充满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海归”创新创业的热情被充分点燃。
好政策、好环境、好平台、好待遇,吸引着怀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的“海归”竞相回国,这背后还蕴含着更深一层的意义:与过去相比,今日的中国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海归”回国能把报效祖国与个人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唯其如此,才更有吸引力,更有创造力。其实,从“祖国需要”到“需要祖国”,“海归”的自我成就与家国情怀从来就不矛盾,“个人梦”也完全可以融入“中国梦”。在报效祖国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实现人生价值中报效祖国,正是不少“海归”回国的动力。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 “海漂”18年后回国,成功研发了 “地壳一号”,让我国实现了“挺进地心第一步”,这既是他“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初心使然,也得益于祖国发展的历史机遇和引才育才的制度优势。良禽择木而栖,“巢暖”才有“凤来”,拥有大展所长的舞台,回流的“海归”就会越来越多。
舞台搭好了,“海归”回来了,可现实问题也不容忽视。人才政策虽好,但落地还有难度。相关调查显示,50%的“海归”创业者认为一些政策缺乏细则难以落实。引才结构有缺陷,存在“重理轻文”“重技术轻管理”现象,一些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引才的目标群体“太高端”,大多数留学生并没有成为政策的受益者。“引回来”还得“留得住”,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制定人才评估和激励机制,搭建更优越的创业平台,营造更开放的就业氛围,让“海归”愿意留下来。
文化理念融合不易,“海归”可能遭遇“水土不服”。海外求学、工作经历,是“海归”的优势,也是他们的劣势。从行为模式、价值标准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办事程序,“海归”都需要经历一个“再本土化”的过程,自我学习和心理调适只是一方面,还要充分借助各方力量开展文化交流,帮助“海归”们克服“逆文化冲击”,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不仅要关心“海归”的事业,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落户方不方便、房价高不高,需要有针对性地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80后、90后渐成“海归”主力,“海归”回流出现大众化、年轻化、多样化的新动向,海归人才的构成、层次和诉求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一些人不再执着于定居一线城市,开始涌向二、三线城市。一些人将目光投向公务员、基层村官等岗位,相关调查显示,有32%的受访“海归”计划报考公务员。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海归”人才加速回流,但“海归”顶尖人才数量仍然不多。面对这些新情况,从国家到地方,是否已做好准备?如何吸引和接纳数以百万计的“海归”大众,对其进行引导与支持,让他们找准自己的舞台、发挥最大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我国正努力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人才;“海归”也希望能有更广阔的舞台施展抱负、实现价值。广开进贤之路,把“海归”的个人发展与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让他们归有所依、归有所成、归有所得,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