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单文化广场“小森林”十一率先亮相
高高的围挡,如同给正在改造施工中的西单文化广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自从去年8月份正式动工以来,这片近1.5万平方米的广场正经历着自1998年建成以来最大规模的“手术”。减少9000平方米经营性建筑面积;总体超过1万平方米绿化面积;告别大规模小商品业态,只保留咖啡茶点等轻食……一个又一个理念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西单文化广场改造项目部负责人孙慧根告诉本报记者,今年“十一”前后,将完成对广场地面西南侧和东北侧近7000平方米的增绿改造;中部近4000平方米的城市森林和连通地下一层的下沉广场将于明年“十一”与改造完毕的西单文化广场一起展现在人们眼前。届时,游客可以在逛西单的同时,感受树木错落有致、鸟儿栖息觅食的美景。
景观
从“花盆种树”到“城市森林”
西单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而西单地区的门户就是位于地铁西单站附近的西单文化广场。它南侧紧邻长安街,西侧是西单北大街,北侧是武功卫胡同,东侧为横二条,靠近地铁,也临近北京图书大厦,是真正寸土寸金的地方。可改造前,地面的广场部分却一直不被游人认可,谈及原因,孙慧根直言“树种得少,长得也不‘好看’”。
此前,曾经1.5万平方米的广场表面,仅种植着200多棵银杏树,中间夹杂着一些小松树,分布在广场上,显得单摆浮搁。加之树木根系下方就是地下一层的顶棚,因此在种植的时候,土层的厚度只有50厘米。“就像在花盆里种树一样,底子太薄。”孙慧根说。
如此薄的底子也让原本就并不十分密集的银杏树长势堪忧。孙慧根直言,在改造前期的调研阶段,他曾看到本该高达十几米的银杏树只有区区六七米高,就像一群“病秧子”。当时,他和所有一起调研的专家、设计师们意识到,想要改变游客对于西单文化广场的印象,就要从外部的植被下手。园林建筑专家几经讨论后决定采取“逆做法”。“不像一般工程按先地下、后地上的顺序施工,而是先地上、后地下,这样保证地上景观率先完工亮相,在施工过程当中,也保持了全程零污染。”孙慧根说。
绕过高高的围挡,走进施工工地,孙慧根告诉记者,正在作业的工人师傅有300多人,为了保证按时按质量完成任务,春节都没有休息。广场西南侧,已经种上了银杏树。孙慧根介绍,这部分主要延续长安街两侧绿植风格。说着,他拿出了规划图,记者看到,除银杏外,西南侧区域还将种植国槐、油松等树种。如何保证不再出现“长不高”的银杏树呢?秘诀就在回填土的深度上。“这次改造,我们规定整个广场370余棵树木的纵向深度在2米到2.5米之间,同时设置了人工排水系统,保证树木根系的及时代谢。”孙慧根表示。
记者看到,顺着西南一直向东,图纸上清楚地标明了广场中心区域城市森林的位置。改造后,整个西单文化广场由西南到东北呈缓坡上升趋势,城市森林恰恰围绕在环形的下沉广场周围。孙慧根说,这里曾经只有一个喷泉,在城市森林形成后,下沉广场连通地下一层,就可以形成高低错落有致、树木丛杂分布的景观。“在广场的最高点将有两棵造型油松,其他树木将每隔10米左右种植一棵,都是树帽子很大的树种,树冠20多米,可以实现树木相互掩映的效果。”孙慧根表示。
树帽子太大会不会遮挡阳光?在下沉广场内侧,将设置环形玻璃幕墙,从而达到更好的采光效果。手拿下午茶,从地下一层购物完毕,到直径57米的广场内享受阳光,不时还会听到树木间鸟儿的叫声,近4000平方米的城市森林,将会成为未来西单文化广场的点睛之笔。
有了城市森林,流水潺潺同样必不可少。从下沉广场径直走向东北侧,二层平台最高可达5米。在这个“制高点”,将打造一处宽约3米、长度超过10米的水幕,让整个景观显得更加立体。“水幕区域内将设置水墙和循环系统,保证活水流动,让游客体验山水之间的感觉。”孙慧根说,除此之外,广场东北部还将建成“复式”绿地,将在二层平台上实现绿化,使该核心区域的交通空间和绿色景观充分融合。和原来的西单文化广场相比,改造升级后的广场绿化面积增加超过6000平方米,总数约为11200平方米。
泊车
削减一层商场
腾出146个车位
改造前,西单文化广场地下“藏”着一个四层的商场。而在改造升级的规划图上,清楚地画出了未来的地下商场只有三层。被削减的一层用来做什么?孙慧根告诉记者,就是为了给未来的商场添置一个可以满足游客停车需求、搭配智能停车引导的停车场。
“调研的时候有居民说,以前每到周末或者节日期间,来这里就餐购物的人流大增,很多车都找不到车位,在长安街的候车区堵着,逛商场的也不痛快,住在附近的居民也别扭。”孙慧根说,改造前,地下一层原本有一个停车场,能够提供约90个车位。而实际车位需求量在110个左右,20多个车位缺口,成为改造广场的又一难题。
为了给新的停车场腾地方,除了将地下三层和四层进行合并外,地下一层和二层的面积也由曾经的两万多平方米缩减到1万平方米以内。在规划图上,记者注意到建成后的地下三层垂直高度约为3.9米,意味着停车场建成后,高度不低于两米。同时,新停车场的车位数量将达到146个,“一旦遇到节日活动和特殊情况,智能停车引导系统可以帮助游客和管理者随时掌握车位情况。”孙慧根表示。
解决了停车位问题,西单文化广场地下交通贯通也将在明年彻底竣工后实现。孙慧根介绍,目前,北京地铁在西单站主要有1号线和4号线两条地铁线。此前修建时,1号线车站曾接入西单文化广场地下,4号线虽然连接、但未开通。据了解,西单文化广场改造后,1号线和4号线车站均将连通广场的地下空间,方便两条线路的换乘。
届时,游客可直接从西单文化广场地下的地铁出口通往长安街、北京图书大厦、西单北大街、汉光百货等地,省去了走过街天桥的麻烦。孙慧根表示,换乘通道的高度和宽度也将增加,还将在通道内设置具有传统文化特点的图案,将广场地下打造成西单地区一处新的交通枢纽。
商业
文创产业
替代小商品零售
改造前,西单文化广场商场总建筑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新建后,总建筑面积为3.5万平方米。除了为地下停车场腾地之外,经营性摊位面积减少近一半。哪些业态会出现在升级后的西单文化广场呢?孙慧根表示,未来,西单文化广场将不设需要生火的餐饮业态,取而代之的是以茶点、简餐为主的轻食。
由于升级后地下一层的部分区域被下沉广场占据,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经营空间,商场将引入以文创为主打的产品业态,同时加大对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非遗手工类项目的引进。孙慧根表示,未来,在地下一层和二层间,还将专门设置展览展示区,为商场内的文创商户提供更多自我展示的空间。
改造后的西单文化广场还将融入北京“三大文化带”的精髓。如连接广场与北部汉光百货和东部图书大厦的空中走廊,将展示长城文化带相关内容;广场对角线西南区域的林荫小道,将展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在东南角经环形下沉广场至西北角的对角线上,将展示大运河文化带的精华。孙慧根透露,局部景观亮相后,将加速推进地下一层到三层的内部升级。(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张骜 )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