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蓓丽校友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清华新闻网12月28日电 12月22日,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9位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青年女性获此殊荣。清华大学校友、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蓓丽名列其中。
今年36岁的吴蓓丽祖籍苏州吴江,在无锡长大。2001年吴蓓丽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毕业并获得生物物理专业博士学位。从2007年至2011年,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进行博士后阶段的研究工作。2011年,全职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现任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组长,上海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吴蓓丽曾获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系统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称号;2014年12月,获得国内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国家奖项——“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成为该奖设立以来最年轻的杰出成就奖获得者。
吴蓓丽校友。
吴蓓丽从事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多年,通过测定蛋白质分子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关系。目前,主要针对G蛋白偶联受体(GPCR)开展结构生物学研究,以期揭示不同GPCR蛋白对细胞外信号分子的特异性识别机制,以及将信号向下游传递的特异性传导机制,并为靶向GPCR的药物研发提供线索和依据。已在上海药物所成功建立了GPCR结构生物学研究平台,并在多种重要GPCR蛋白的结构测定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吴蓓丽与丈夫赵强因攻读博士期间拜在清华大学的同一位导师门下而相识,之后又携手一同到大洋彼岸继续生物科研,学成后两个年轻人一起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两人在生活中相互照顾、事业上相互扶持,简单纯粹的美好生活铺展开来的同时,两人的科研事业也蒸蒸日上。2015年,她的研究组和丈夫赵强的研究组在嘌呤能受体p2y1r结构生物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为包括中风、冠心病、肺栓塞等各种血栓性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吴蓓丽对于科研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没有一颗热爱科学事业的心就无法在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做科学工作者不图名利不追新潮,脚踏实地的干、不忘初心的热爱就是对科学的继承。”
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9位获得者合影。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由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欧莱雅中国于2004年联合设立,是欧莱雅-联合科教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在中国的发展和延伸。“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每年评选10位在基础科学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4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女科学家,其中,至少有1名(不限于1名)来自西部地区,并向每人颁发奖金10万元人民币。12年来,共有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05位女性获得此项殊荣。本届评审委员会由38位院士组成,共有98个单位和17名专家提名有效候选人172位。经过严格的评审,共9位女科学家得票超过半数最终折桂。
供稿:校友总会 编辑:文 杰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