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重大突发事件社会舆情演化规律及应对策略研究”举办开题报告会

29.03.2016  17:47

  2016年3月25日上午,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傅昌波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重大突发事件社会舆情演化规律及应对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会在我校京师大厦第五会议室举行。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毛一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文化和网络宣教中心主任孟彦,《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鲍静,中国海关出版社党委书记王桦,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青森,新华社领衔记者、机动调研室主任徐江善,法制日报原社长兼总编辑雷晓路,人民网原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官建文,人民网原副总裁、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法制网副总编辑王宇、正义网执行副总裁钱贤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高级研究员刘鹏飞,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局信息管理处处长姜峰,国务院应急办处长陈少云,我校社科处副处长田晓刚等参加了开题会。参加开课报告会的还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资深教授童兵,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教授董关鹏,学院副院长、教授赵秋雁等子课题团队的十多位成员。《社会治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教授傅昌波主持了开题报告会。

  赵秋雁在致词中代表学院向与会专家和课题组成员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并预祝开题会取得圆满成功。项目首席专家傅昌波教授代表课题组作了详细认真、深入细致的开题报告,对重大攻关项目“重大突发事件社会舆情演化规律及应对策略研究”的研究团队、研究价值、总体框架、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创新点和难点、子课题内容、初步调研计划和预期成果共8个部分进行介绍。复旦大学资深教授童兵、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董关鹏、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副教授刘冰等子课题负责人进一步介绍了子课题研究计划、研究方法等,并提出研究中面临的困惑和问题。童兵教授表示,未来我国重大突发事件的整体态势会更加严峻,认真吸取国外尤其是欧洲在如何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上的经验教训,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研究,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舆情应对策略十分必要。

  与会专家高度肯定了开题报告的内容和价值,他们认为,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期正经历着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的多重挑战,各个领域矛盾多发,新技术和资本双轮驱动下传媒形态和格局深刻变革,正在影响着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趋势和走向。关注重大突发事件社会舆情演化规律及应对策略研究适逢其时,十分重要和必要,把这一教育部的重大攻关课题项目交付给北师大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这一智库研究院、并且是由有着长期舆情管理和研究经验的傅昌波教授主持恰如其分。开题报告逻辑严密,报告中展示的研究内容、理论基础、目标、方法、意义等深刻到位,研究团队的力量强大,结构合理,再加上和人民网、法制网、正义网三大网站的合作,各级管理部门和中央网信办、国务院应急办、发改委新闻中心等众多机构的支持,相信这一课题一定能呈现丰硕精彩的成果。

  专家们还对课题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毛一翔主任提出课题的学理分析和实证调研要结合起来,着眼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成果要具有学术性和学理性双重价值,要考虑社会的开放度、动态性和价值的共享性;孟彦主任指出重大突发事件有三个“点”:社会热点、媒体卖点和政府难点。在新互联网和融媒体的时代,如何治理和引导社会舆情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徐青森副司长提出,本课题要发挥高校智库的作用,重在规律探索,不贪大不求全,聚焦重点领域,寻求重点突破;另外要兼顾网上网下的舆情,区分网络舆情与真实舆情。

  其他专家也相继发表意见,提出要充分重视在新媒体环境下重大突发事件中舆情的动态性和复杂性,重视舆情演变对党的执政安全带来的重大影响;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来看待和处理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社会舆情;充分重视“沉默的大多数”的意见;要重视案例解剖,研究要细致扎实,要重视社交媒体中舆情的引导;舆情研究要重视从事件层面深入到社会心理层面;不光要重视新媒体平台上的舆情研究,更要重视传统媒体平台上舆情的研究;研究要细、问题要深、胆子要大,结论要扎实,对策建议要有可操作性,能够在实践中对推动政府部门应对引导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舆情真正有帮助。

(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