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健康和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之所以大学生健康的话题引发热议,是因为近期又有媒体报道:某大学一女生连续1个多月熬夜备战,辩论赛结束后当晚突发性脑溢血,现在病榻上等待开颅。
对于“大学生接二连三地倒下”的现象,各界评论不一。有的说,大学生压力过大需注意保护身体;有的认为如今大学生弱不禁风,身体素质堪忧;有的则说,这是媒体的夸张,更多的大学生学习并不用功,大学生活并不辛苦……
依我浅见,什么都没有健康和生命更重要。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如此。大学时代不仅仅是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扩展视野、历练品质的关键时期,更是锻炼身体、拥有健康人生的重要阶段。但长久以来,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正是需要大学生、需要家长、需要学校和教师们反思之处。
身体是本钱。这样简单而朴实的道理,同学们真的知道吗?知道了道理,有没有具体实际的行动?有了行动,科学不科学、持久不持久?这些难道不值得大学生们反思吗?据我所知,不少学生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身体的重要性和锻炼的必要性。前几天刚有媒体报道不少学生穿着牛仔裤上体育课就是一例。有的学生出工不出力,到场不活动;有的人刷完卡就溜,掩耳盗铃般地混事儿;有的成天宅在宿舍、黏在电脑前,一连数日都不动身。有的学生得了病也不及时就医,直到拖得不能再拖时才被送到医院。有的从不看天气预报,大风降温了还穿着单衣,结果冻得重感冒。
在一些学校,熬夜赶图对学生而言是家常便饭,而所谓的通宵自习室还颇受欢迎。通宵达旦显然是不利于健康的啊!本文开头所举的女生,就是第二次脑溢血了。高三备战高考时就曾突发性脑溢血,死里逃生并考上大学,按说该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才是,怎么可以还如此拼命呢?一场辩论赛的胜负和一生的健康相比,孰重孰轻,真的那么难以判断吗?
锻炼身体,平衡营养,放松心态,科学作息,这些都是基本的健康之道。但这些东西家长给孩子讲过没有?讲过之后督促没有?督促之后有没有效果?不少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健康缺少必要的重视。他们总是觉得,年轻就等于健康。高考刻不容缓、考级刻不容缓、出国刻不容缓、就业刻不容缓,学生的健康却被忽略了。有的家长以为孩子看起来结结实实、壮壮实实,却不知危机四伏。千叮咛、万嘱咐,就是忘了叮嘱健康;有的学生因病休学没有痊愈,就被家长送回了学校;有的家长明明知道孩子有既往病史,却有意隐瞒,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有的家长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就是没有帮助孩子养成锻炼的好习惯。绝大多数家长都是爱护孩子的,只是没有把爱用在孩子最需要的地方。
即便学生的猝死和突发重症与学校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学校也不能掉以轻心,也需要认真查找自己工作中的漏洞。虽然学校对学生并非无限责任者,但也需要认真反思,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在学校工作中摆在了什么位置上?真正重视了没有?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力?事实上,在对待学生健康的问题上,学校还有许多可以改进、完善的空间。比如大学生缺少定期体检,学校对学生的身体状况缺少必要的排查;比如一些学校的体育课形同虚设,对于学生是否参加锻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如出台的一些监督措施并不科学,不但不吸引学生,反而引起他们的反感;比如学生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关注他们的思想、心理上,但对他们的身体情况缺少“暖师”。
我想用这样的话来结束这篇文字。年轻有许多种可能,但健康和生命没有了可能;世界上有无数种爱,但真正的爱是关心他或她的健康;爱自己,就应该珍惜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不要等去过医院之后才知道健康的价值,更不要等无法再生时才领悟到生命的宝贵。(A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