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四世同堂》不再“残缺”

29.11.2016  03:34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老舍名著《四世同堂》在美国佚散的英文手稿经历漫长的“离散”,终于被学者找回,从中获得重要发现。而老舍这部百万字的抗战巨著,也将拂去历史烟尘,恢复原貌。

  文学杂志《收获》编辑部发布消息称,老舍先生70年前的名著《四世同堂》一直以“残本”存世,缺失了第三部《饥荒》的最后部分也就是小说结尾。经过漫长而坚定的努力,老舍当年在美创作《四世同堂》的英文原稿被上海出版人、译者赵武平找到并译出,其中包括从未面世的小说内容。《收获》杂志将于2017年迎来创刊60周年之际,发表赵武平回译的《饥荒》,让老舍文学巨著“完璧”。

  《四世同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著,分《惶惑》《偷生》《饥荒》3部。遗憾的是这一著作如今存世的“面貌”并不准确,只能说是一个“残本”。据老舍当年的初步设计,《四世同堂》分为3部,共100段。小说于1944年在重庆的报纸上开始连载,1945年底完成第一、第二部。第一、第二部连载后,老舍接受美国国务院的邀请赴美,是在美国写完了第三部分《饥荒》。

  可是,由于历史原因,《四世同堂》第三部《饥荒》的最后13段,未以中文版印出。而老舍先生《四世同堂》的中文原稿也因故被毁。因此,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时,只能从《四世同堂》英文版回译了最后13段,勉强凑齐。

  研究者指出,人民文学出版社回译所依据的英文版《四世同堂》不是老舍的原稿,而是经过美国出版社和编辑“动手术”和大量删减后的节选本和删改本。迄今为止中文世界读者阅读的《四世同堂》,并非老舍先生当年写作时的“原貌”。

  多年以来,老舍《四世同堂》的“残缺”一直是文学界的悬案,更给文学和出版界留下了难解的遗憾。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赵武平近年来专注于现代文学史料的挖掘,特别是老舍美国遗文的考证搜求工作,他多次赴美,历经曲折,终于找到了当年老舍跟其合作者、包括老舍在美国创作完成《四世同堂》第三部后,尚未发表中英文版以前的译者的全部资料。

  其中,最具价值的无疑是老舍当年在美国写作《四世同堂》第三部《饥荒》的原始翻译手稿。据悉,当年在美国,老舍跟此书的英文译者蒲爱德每天合作翻译、共同完成了这一英文原稿,并亲自定稿。

  经过漫长的梳理考证,赵武平在找回的《四世同堂》英文原稿中获得重大发现。他找回的内容多达10万余字。赵武平发现,当年英文编辑对老舍的《四世同堂》,采取了“肢解”、“删节合并”、“直接篡改”等许多粗暴手段,令小说的部分内容、情节、人物故事已面目全非。

  根据千辛万苦找回的原稿,赵武平自己动笔,将《四世同堂》第三部《饥荒》译出。老舍英文原稿中从未面世的部分,被译成10.7万字中文,将在明年《收获》杂志上发表,大约50多页。

  “有人说,翻译老舍犹如从事古代文物建筑修缮,需要修旧如旧、需要移步换形、不可擅越雷池,要尽可能模仿老舍最擅长的老北京方言俚语。我也知道,尽管注意了这些潜在的问题,尽量调整遣词造句,也不能保证自己的中文表达变成完美的老舍语言。这是最为遗憾的。”赵武平认为,《四世同堂》的原貌相较“残本”已更完整、忠实,但仍难免历史之憾。

  《收获》杂志编辑部对媒体表示,《收获》与老舍先生有缘,1957年7月创刊于上海时,就发表老舍剧作《茶馆》。明年是《收获》60岁大寿,又迎来老舍《四世同堂》译作完璧,届时将展开系列文学活动。而《收获》总编程永新则感叹,“赵武平先生做了件功德无量的事。

[责任编辑:李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