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中国:陈建成:绿色经管学院掌门人

19.05.2015  20:06
  尽管陈建成早已是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但写这篇介绍他的文字时,我首先想到的还是他读大学时写人物通讯用过的一个标题。他写的具体内容早已淡忘,但“跳进水里才能学会游泳”这十个字一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用此来概括他已经走过的道路,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1982年,我大学毕业留校,他入校学习。我做校报编辑,他当学生记者。前面提到的那次采访就是他学生时代的杰作。在将近30年的岁月里,他讲课,搞科研,写论文,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再后来当了学院党委书记、挑起了北京林业大学最大的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的担子。虽然比他年长又早毕业了几年,但从他的身上我看到的、学到的、领悟到的更多。
  
  因为彼此很熟,他从不主动提及在学术上、管理上取得的成绩。我大都是从别人的嘴里知道的。前不久他刚刚跻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行列,成为全校6位成员之一。他领导的农林业经营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同领域首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于是我动了写写他的念头。
  
  在各种场合遇到时,他总是精神矍铄、充满活力。但我知道他特别忙,除了教学、科研、管理,还身兼多个学术职务: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林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主任⋯⋯
  
  他的建树主要体现在绿色经济与管理、绿色行政、林业市场化、林业经济预警、创汇林业、林业教育和都市农业等领域,已经发表200多篇学术论文,主编、编著、副主编的教材、专著30多部,主持和参加3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
  
  名师出高徒,他教出的学生也多有成就。他指导的博士毕业论文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一名博士后成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有两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容不得一切都准备好了再做。他敢为人先,大胆尝试。跳进水里学游泳,是他在专业上探索的写照。
  
  早在14年前,他就发表了有关现代林业管理中的林业经济监测预警问题,还公开发表了《我国林业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初探》论文,参编的有关专著获得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
  
  等奖。
  
  他把足迹留在了绿色发展理论探索的道路上,填补了一些空白。他带领团队编撰出版了《绿色行政》、《绿色管理》、《绿色战略》等系列专著,以及《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绿色发展与管理创新》等文集,还为学生开设了《绿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
  
  他系统探讨了森林资源市场化理论,撰写出版的《中国森林资源管理变革趋向:市场化研究》专著,获得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主持的部级课题《中国森林资源投入产出及纳入市场运作体系的研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这些研究成果切中了制约我国林业发展要害,呈现出理论研究的前瞻性,在同类研究中较系统全面并有创新。
  
  中国政策性森林保险也是他关注的问题之一。他积极构建和完善我国政策性森林保险经营模式,带领博士生完成的《中国政策性森林保险发展研究》一书,获山西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我读过他撰著的《绿色行政》一书。这是首部系统介绍和研究绿色行政的著作,系统地构建了绿色行政的基本理论框架,内容涉及环境行政、生态行政、绿色政府等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古代朴素的生态文明、绿色行政思想等研究内容,还研究了气候变化、生态危机、绿色经济等相关内容,聚焦绿色行政管理体系构建及来自国内外的绿色行政实践的应用研究内容,体现了新角度、新视野和新思路。
  
  他积极研究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撰写了《生态文明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多篇论文,为地方林业干部和在校本科生做了多场学术报告,组织召开了海峡两岸生态文明研讨会。他积极向有关决策机构建言献策,多次参与国务院和有关部委政策咨询会,提出的“提倡零碳,保持低碳,走向活碳”的观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学院的管理上,他不但颇有章法,更讲求人情味。前不久,他主持起草学院治理方案时,力主将“治理”改为“成长”。“没有哪个人愿意被治理,而大家都希望能成长。”果然方案一出,得到了全院的响应。
  
  他的成绩还突出体现在创办绿色MBA教育上。他注意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以绿色管理为特色,着力打造中国绿色MBA教育品牌。与此同时,他创建了MBA国学教育中心,倡导用国学的思想启迪现代管理的艺术。他说,“学习国学不是简单地传承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丰富管理经验。”短短几年时间里,他领导的MBA教育项目,在全国237所MBA院 校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中国十佳MBA商学院”称号,他也被评为十大MBA/EMBA名师。
  
  在课堂上,他不以权威自居,而是参与者、引路人,与同学一起进行分析,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合格的老师要讲师德、道德、品德、公德。厚德载物、立德树人,学生们自然会为你点赞。
  
  年轻时,他面相成熟,步入中年之后越发显得年轻。每天一大早,他都会发些正能量的微信。或是国学经典,或是人生感悟,或是思考心得,或是书法新作,众多粉丝点赞、转发,微信圈里热闹得很。他爱听地方戏曲,最爱是蒲剧,高兴时还会哼上几句。讲话时,他爱用时髦词、排比句,声洪如钟,抑扬顿挫,极具感召力,很受学生们的欢迎。
  
  敲着这篇文字的时候,满脑子都是他的过去和现在。恰在此时,收到了他用微信转来的文章:“习近平的乡愁”。我会心地笑了。他知道我最近在关注“乡愁”。这就是他的风格。把别人的事儿放在心上,尽己所能,帮人之需。 来源:绿色中国作者:铁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