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专项系列成果报道之八:结构生物学—为治愈阿尔兹海默症、心脑血管疾病提供新的药物靶点

03.12.2015  10:15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创新模式的改变,以创新为驱动力的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业呈快速增长态势,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基于药物靶点生物大分子结构的药物设计与优化药物是新药研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一个基于结构生物学的新药研发服务平台不仅能够为北京发展成为新药研发创新基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而且还能利用平台的整体影响力加大对国外企业的吸引力,让它们更愿意选择在北京创业,这将为北京在新一轮的生物医药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创造一定的条件。
  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团队,共解析了与植物和动物疾病相关的共13个靶标蛋白晶体结构,包括与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的早老素同源蛋白(PSH)的晶体结构、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的晶体结构等,发表了高水平文章21篇,包括7篇《Nature》和1篇《Science》。后续,施一公教授课题组继续进行与阿尔兹海默症相关蛋白质的研究,并于2014年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与阿尔兹海默症发病直接相关的人源γ-secretase的精细三维结构,为理解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线索。该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杂志。
  上述诸多与重要疾病相关联的蛋白质的晶体结构的成功解析,有助于清楚地揭示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及靶标蛋白的作用机制,进而为治愈这些疾病提供了新的药物靶点。该课题的圆满完成突出地带动和提升了北京地区生命科学及生物制药领域的研究水平,为北京地区的新药研发提供了极其强有力的技术和平台支撑。
  基于这一从结构生物学角度解析药物靶点生物大分子结构的药物设计与优化研发服务平台的成功构建,2012年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中心与多家国际知名制药公司建立了坚实的战略性合作关系。本项目平台自2011年顺利运行以来,开展了与拜耳(7项)、罗氏(1项)、施贵宝(4项)等国际制药公司的密切合作,完成了12个靶点蛋白/复合物的结构测定。经过多项国际间合作,我们有效地鼓励了创新制药国际跨国公司扎根北京,在北京设立研发部门,整体上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北京市在生物医药领域上的大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