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全景直播G20:累计直播90小时
中新北京网9月5日电 (记者 曾鼐)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5日闭幕。针对此次报道,“北京时间”应用全景直播,累计直播达90小时,全方位向社会深度解读了本次峰会。
互联网化:开放性直播环境
开放性是本次直播的一大特色。据北京新媒体集团新闻公司副总经理宁文茹介绍,相较传统电视台封闭的演播室环境,北京时间的演播室、编辑部则呈现了“全透明”。
近看北京时间演播室,如同一个餐厅的前台,编辑区就像后厨,前台和后厨没有隔离墙,大家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编辑区的工作,甚至连后期机房也已经全透明化。
直播过程也呈现了实时互动。据介绍直播中,社交媒体编辑可以实时刷新最新的G20资讯,让突发事件随时插入,针对G20的全媒体评论随时播报,这意味着,除了主播外每一个编辑、记者都是播报岗。
多点同步:累计直播90小时
针对此次G20峰会报道,北京新媒体集团和合作伙伴中国青年报社派出20名记者奔赴杭州,用先进的全媒体直播技术武装前方记者,实现了演播室与直播平台对G20峰会的多点同步、全景式直播报道。
通过几十场多点并发、话题广泛覆盖G20各层次内容,在北京时间网站和手机APP客户端,全景式多角度地展示了G20峰会。
据宁文茹介绍,9月2日至9月5日,北京时间连续直播58小时,累计直播90小时,创历史地呈现了一场时间最长的国内媒体G20新闻全景直播记录
报道过程中,北京时间尝试将多路信号接入北京直播间,将高级别会议及活动直播、前方记者独家探访、志愿者的个性化视角、外景慢直播摄像头等信号汇总集结,将宏大主题与平民关注相结合,形成了网络时代独特的全景直播。
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合 强强联合
本次直播,也是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与互联网传播技术优势的新融合。
“这次合作是一种强强联合。”中青在线执行总编辑闵捷说,直播是一种发展趋势,也是一种潮流,记者需要更多的设备训练和经验,中青报和北京新媒体集团联合报道,既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也融合了互联网、视频的报道基因。
多形态的报道样式丰富并拓展了报道内容。视频直播、图文与视频相结合的综合报道、图文结合的深度报道、呈现独特观点的评论文章、独家编译的海外舆论综述,多种形态相互呼应,给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可选择的传播形态。
专家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同形态的传播优势也得以充分发挥:视频的视觉冲击力、图文的瞬间传播力、评论的思想深邃度、互动的情感卷入度在这次大型全景报道中各领风骚,形成传播矩阵,让用户有多方位的场景带入感。(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