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黄震:人文社会科学界急需变革知识生产方式

01.03.2017  18:36

中华文明是一种道德文明的典范,但是其道德包括崇尚创新、倡导创新和推动创新的内涵,把不断创新视为一种大德和盛德。《易传》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创生是一种至上的大德;又说:“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日新才是盛德。《大学》说:“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认为不断创新的精神才是真正的大德、盛德。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数千年而不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因为中华民族具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力和生命力。

中华文明也是一种和谐的包容文化,“礼之用,和为贵”,高度重视“”的价值。其实中国的“”文化与创新也是密切相关的。《国语》中讲:“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因为有了差异化的事物兼包并蓄,才会有创生、创新,如果没有和谐,不能兼容并包,不能把不同的东西结合起来,就不会有创新。不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实务工作,一定要兼容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路,头脑风暴之后还能和谐相处,才能有新的创新。

中华文明中以“日新”与“和谐”为修德的创新精神,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值得进一步挖掘和倡导的宝贵思想资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推崇创新的特征,这恰恰又与当前我国倡导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全一致。虽然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短期内可能难以产生伟大思想,但我们还是要思考伟大思想从何而来,如何才能伟大。不追求伟大的人注定永远是渺小的,虽然我可能卑微如草芥,但我内心依然永远追求伟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首先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呼唤伟大思想。中国的改革开放毫无疑问是人类历史上一场伟大的实践。中国现代化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思想进行总结和阐述。但是,我们知识界缺少与时俱进的理论概括,出现了知识短缺。实践走在了前面,理论概括不到位,解释不清楚。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快,西方理论也解释不通,西方学者总是预言错误。这需要身在其中的中国人去用心感悟和深入体验。可好多人不思创新,还是在用那些陈旧的理论、知识、语言、词汇来阐述,当然就解释不通也不能令人信服。

其次是伴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变化,席卷而来的翻天覆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这些都需要新的超前指导、应对策略和理论解释。为什么公共管理决策经常会被网络舆论裹挟甚至绑架?为什么意见领袖选择在社交媒体却不愿到传统报刊上发表文章?为什么互联网+能颠覆一个又一个传统领域?为什么微信群可以形成对于社会组织的替代?为什么网络直播、网红经济能够迅速流行开来?难道这些现象不需要我们去深入分析和思考吗?对这些现象,需要有新的理论去概括和解释,能出现新的超前思想去指导当能更可贵。

再次是我们如饥似渴的灵魂呼唤伟大思想的濨养。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过程中,尽管信息爆炸创造了海量的数据,却不能解决大众内心的饥渴。现在好多人都感觉到心灵的荒芜,如果没有解决心灵饥渴感的思想和精神,人就会天天在惶恐中焦虑。为什么我们如此恐慌?我们的灵魂何处安放?现代知识体系能否给我们一个新的解释框架出来?这些是思想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如今,人们会感觉到人文社会科学界的知识生产方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因为与现时代的生产生活乃至时代精神严重脱节。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去库存、去产能,传统知识体系也要去库存、去产能。以前的知识生产,高于普通人和实践者的那些理论家、学者是创新的主体。如果让我现在来重新定义专家学者,那专家是能够干成事的行家,学者是跟着做成事的专家后面学习的人。所以,我只能称自己为学者,而不敢称专家。那些能够干成事的专家,却多不知道干成事的原理在哪里?而学者总在末端,跟着解释,这种知识生产方式,是生产不出伟大思想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界的知识生产和传播出现了严重的僵化,无法支持创新创业的伟大实践,必须进行一场知识生产方式的革命。

人类文明演进的范式已经经历从前喻型的知识生产到并喻型的知识生产,当前后喻型的知识生产已经初现端倪,又一场知识生产范式的变革正在爆发的前夜。中国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走出前喻型的知识生产。前喻型知识生产的逻辑是:年纪大见识多,有工作经验,长者为尊,所以是年老的一代教育年轻的一代。并喻型知识生产的逻辑是要在实践过程中,有经验感悟和体验的人,长者的经验和年轻人的创意都非常宝贵,长者和年轻人都进行知识生产并相互促进。孔子说教学相长,就是一种并喻型的创新模式。后喻型知识生产方式,年轻人才是创新的源泉,年长者要勇于向年轻一代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当前方兴未艾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呼唤全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人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理论解说,对于正在进行的信息革命被验证的猜想也已经很多了。但是未来即将发生的智能革命,现在还没有几个人能想象到和讲清楚。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和适应当前这场正在发生的变革,我们就可能沦为这个变革时代的弃儿。这场变革呼啸而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必须有远见并积极参与其中,才能抓住变革来的历史性机遇。

历史上人类曾有过两次大迁徙,第一次是从非洲到亚欧大陆,第二次是从欧洲到美洲新大陆,现在人类正进行第三次大迁徙,就是从物理空间进入网络空间。以前还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网络空间的出现,自从有了微博微信以后,普通百姓通过智能手机也参与到网络空间了。网络空间不是虚拟世界,是一个O2O的整体,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世界。被称为网络空间的互联网世界资源无比丰富,网络空间比我们以前的物理空间要大多少,我们暂时无法蠡测到底有多少新资源。

互联网上产生的新资源,是我们存在和发展的新依据,也是我们创新创业的资源源条件。如果不用这些资源,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会变得艰难,比如WiFi和数据,如果我们没有无线互联,没有数据流量,很多人的日子会很难过很难熬。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将人变成了互联网的一部分,网民和数据在这个网络空间就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形成新的制约和条件,也构成新的资源和世界。在旧世界中,用旧材料,或旧瓶装新酒,出不了伟大的思想。在互联网新世界中用新材料、新方法研究新问题,才有可能产生伟大的思想。我们必须用后喻知识生产的观点,重视来自未来的观点,看到蓝色的未来。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如果谁能够提前看到,能用新的概念、新的范式、新的逻辑进行表述,并不断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检验、完善,这样的过程,才可能产生真正伟大的思想。

评价一种思想是否伟大,中国古老的经典《中庸》早就提出了伟大思想的标准:“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达到上述六个方面的要求就是伟大思想。中华文明中对于伟大思想的标准就在立那里。与那个时代的生产生活和时代精神相适应,先秦的儒家思想、宋明时期的理学思想就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两座高峰。

现在我们思想界必须拷问自己,你提出的这种新思想有没有实现的技术路径,如果没有就是空想。包括我们的法律法规,如果没有实现的技术,那么就沦为空洞的法律条文,就会没有生命力。伟大思想一定要找到实现路径和支撑技术,形成传播组织体系和践行推广的团队,这样才可能成就一种影响未来的伟大思想。

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也是一个愚蠢的时代,这是一个交织着光明与黑暗、恐惧与希望的变化时代,我们希望更多哲人和智库在这个全新的时代,用智慧驾驭和创新知识,引领大家透过迷雾看到、走向光明的未来。

(本文刊于12月28日人民网,作者黄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原文链接:

[人民网]黄震:人文社会科学界急需变革知识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