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案例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5月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科研处、中国社会科学案例中心、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社会科学案例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案例中心主任伊志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司副局级巡视员、法律教指委副秘书长王红,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求,法学院院长、法律教指委副秘书长韩大元参加开幕式并作主旨演讲,研究生院副院长宋远方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李继华处长,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司吕伟耀副处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许光建,法学院副院长时延安、杨东,商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案例中心执行副主任宋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科研处和中国社会科学案例中心相关负责人,部分学院的案例中心主任、教师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十多所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院校的专家、学者和教师等100余人参会。
伊志宏副校长首先对各主协办单位、参会师生和实务界人士共同努力促成了第二届中国社会科学案例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次论坛具有开创性意义,吸引了许多外地高校教师专程前来参加。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中国社会科学案例中心,其宗旨是致力于推动跨学科的案例研究、跨学科的教学案例开发和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案例教学。几年来社会科学案例中心密切关注国际知名商学院案例研究和教学的最新动态,结合学校实际,将一些传统的和新探索出的案例教学方法推广到各学院、各专业和各层次的教学中;同时社会科学案例中心也配合科研处、研究生院等单位,对教师们的案例教学工作,尤其是跨学科的案例开发和教学工作进行大力度的支持,力推学校的教学创新。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仍有需要探索和解答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案例论坛恰好提供了共同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平台,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为中国的案例、尤其是跨学科案例的研究和教学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王红副秘书长指出,案例教学已经成为法律硕士教学的重要方式。为推动法律硕士教学案例建设,法律教指委做了很多工作,主要包括:制定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法律硕士分中心建设规划方案;设立专门的课题和委托研究项目进行案例库建设和推广;科学设计法律学科案例编写的板块;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有组织推进案例库建设。王红副秘书长认为几乎每个法学案例都会涉及到跨学科的问题,跨学科案例对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影响很大。教育部将案例库建设情况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对专业学位教育院校进行评估,各法律硕士培养单位要充分重视案例教学和案例库建设工作,发挥主观能动性,并积极与其他学科合作,多开发有意义的跨学科案例,从而促进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质量提升。
吴晓求教授指出,高校既需要培养大量科学研究人才,又需要培养能够很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专业学位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教育中,高校既要把专业学位教育和学术型学位教育一视同仁,又要建立与培养特色相适应的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专业学位教育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教学案例库建设和教学师资培养是做好案例教学工作的两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案例库建设而言,除了采用国外比较成熟的案例,更应该从制度上大力激励教师开发优秀的本土案例;就案例教学师资的培养而言,高校教师一直以来更擅长讲逻辑演绎、讲理论模型,但缺乏实践经验,因此案例教学显得力不从心。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从理念上摒弃理论教学很光荣、专业学位教学略低一等的观念,尽快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紧密跟踪社会现实,多参加案例教学培训和交流,努力提高案例教学能力。吴晓求教授指出,专业学位类别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基于社会需求进行更科学合理地设置。
韩大元教授指出,虽然人民大学法学院很早就开始重视案例教学,但对跨学科案例关注还很少。这次论坛促进法学院去思考法学如何进行跨一级学科和跨二级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对话。案例对社会科学、尤其是法学而言,就如同实验,将理论原理、概念和思想在实践中检验,让学生从这些活生生的实践中学会知识并运用知识。法学的每个案例都不同程度包含了跨学科的元素,就像莆田案例,深圳、福建塌方事件,既是法律事件,也包含了公共治理和监管等其他问题,只有结合这些学科知识,才能真正地把问题研究透,才能把事后的弥补变成事前的保护和预防。韩大元教授也建议老师们在讲授案例的过程中要注意价值立场的问题,避免带入主观功利、故意夸大案例价值边界,要科学选择案例、合理利用案例、坚持价值立场。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分三个主题进行了主题报告:跨一级学科案例研究与教学;跨二级学科案例研究与教学;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合作。
“跨一级学科案例研究与教学”主题由宋华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闫慧副教授作了《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报告;新闻学院传播系副主任张迪副教授作了《“穹顶之下”热播背后:多学科视角案例分析》的报告;法学院郭锐副教授作了《创新预警中的公司法和公司治理》的报告。三位报告人以各自正在开发中的跨学科案例项目或者跨学科教学课程为例,主要分享了跨学科案例开发和教学的重要意义、多学科合作方法、经验和教训等等。
“跨二级学科案例研究与教学”主题由杨东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时延安教授和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许光建教授分别作了《法学一级学科内部跨学科案例开发和教学》和《大力推动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案例教学》的报告。两位报告人既分享了案例开发和教学的一些方法,也介绍了各自学院推进案例教学工作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劳动人事学院案例中心主任张丽华教授在其报告《浅谈社会科学的跨学科案例分析的应用分享》中,介绍了案例研究的特质和意义,并展示了一个具体的案例研究范例。
“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合作”主题由时延安教授主持。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李继华处长在其主题为《检察业务实训案例教学分享》的报告中,从实务角度带来了新锐的经验。李继华处长在北京人民检察院从事了多年培训工作,有一套独特的案例开发经验,同时形成了有特色、有效率、并被高检认可的案例教学模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程大为教授和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董筱丹副教授分别作了《案例写作的创新实践——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中心的经验分享》和《发挥人大综合学科优势深入拓展地方案例研究》的报告。两位报告人分享了如何与相关组织、业界或地方政府合作开发相关案例的经验,包括科学的合作模式、双方的定位、共赢的思想、成果的运用等等。
与会专家、学者针对会议内容,结合各自学校的工作实际,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