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国外借鉴

24.02.2015  05:35

 

      一本新书的问世,使从未踏上过美利坚合众国土地的笔者,有机会眺望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家在走着一条怎样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之路。

 

      协同创新早已成为热词,论著如雨后春笋,国内也有不少实践。但美国等国走过了一条怎样的道路,有哪些教训和经验可供借鉴,却不得而知。在此意义上,这部《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的新书填补了一项空白,成为国内首部全面反映、系统分析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历史与现状的研究力作。

 

      新作的作者是北京交通大学宣传部部长蓝晓霞。她在扉页上工整地签了名,还加盖上红红的个人印章,然后才极正式地递到了笔者的手中。那一瞬间,笔者觉得这必是其呕心沥血之作。如果不为它的问世写点什么,我真的感到辜负了这位耕耘者的苦心。

 

      产学研协同创新究竟为何物?书中前言的第一句话作了简要的阐释:它体现了科技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本质需求。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增强区域乃至国家创新能力,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活动的新趋势,是主要发达国家整合创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效率的主要战略路径。

 

      在这条道路上,中国是后来者。我们看到的现状是:由于科技体制长期分割影响,科技资源分散、封闭、低效等突出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总体创新水平有较大差距,我国的产学研创新合力未能有效激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几方力量各成体系、各自为战的局面,尚未真正扭转。这些都阻碍了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特别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的进程。

 

      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更是把创新驱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发展重要战略。习近平强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破解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弊端,在当前尤其具有战略性和紧迫性。而这部书中,作者系统梳理了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历程,从外部和内部等不同角度分析了该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驱动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总结了美国大学、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等产学研主体,在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及其相互作用的主要模式。在比较分析基础上,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这本22万多字的新书,首先全面、系统和深入地反映了美国协同创新的历史与现状,系统梳理了萌芽时期、成熟时期和繁荣时期的发展历程,并对各个时期的标志性特征进行了总结概括,对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特点和经验做了理论提升。

 

      这部著作的学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研究构建了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模型,更好地解释了该机制的创设条件、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读者充分认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本质。在其论述分析中,不是一般性地就事论事,而是很好地运用了三重螺旋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引领我们站在了更高的层面上审视。

 

      从书中可以看到,研究者能够站在教育体制之外,以敏锐的观察力关注其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深度关联。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案例数据,展开较为深入的论述,拓宽了研究视野,从而使研究结论更加可靠、可信。

 

      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或许更有意义。美国有美国的国情,中国有中国的实际。在比较分析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构建与完善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政策建议:机制的形成须有先进的理念为先导;机制的运行须有完备的法律制度为保障;机制的发展须有积极的科技政策来推动;机制的构建须以活跃的中介服务为桥梁;机制的完善须以创新要素的充分整合为关键。

 

      在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还是个新生事物,其构建与完善还在路上。在探索之中,我们需要眺望、需要借鉴。(A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