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将在700个社区布售菜点 切实解决居民买菜难
1月11日,记者从海淀区“两会”上了解到,海淀新一轮的“菜篮子”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出台。按照平均每个社区、村都有一个规模售菜点的目标,到2017年底海淀区平价菜销售面积在20平方米以上的零售网点将达到500个,到2018年将达到700个,切实解决居民买菜难。
伴随着疏解工作的推进,本市众多低端市场关停。其中,海淀区仅2015年就关停市场131家,涉及摊位数6000余个、从业人员3.5万余人。关停市场周边,居民买菜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
海淀区商务委副主任余新星介绍,在疏解的同时,海淀区通过增设固定式便民服务网点、引导周边现有超市扩大果蔬销售面积、开通流动售菜车、回归原有配套商业设施等多种措施,为居民的菜篮子提供保障。2014年至今,关停市场周边共新建和改造蔬菜零售网点76处。例如,在车道沟南里、图景家园、魏公村等涉及市场拆除的区域,利用原配套商业网点、新建社区底商等资源,引入超市发连锁等品牌企业开设便民超市等。到去年底,全区共有固定售菜网点601个。
但这601个售菜网点规模不一,菜品质量也参差不齐,有的销售价格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新出台的《海淀区菜篮子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就是要着力在全区扶持一批价格相对低、菜品安全可控的规模售菜网点。
“政府的扶持主要体现在资金上。”余新星介绍,所扶持的网点可以是已有的,也可以是新建的,但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规范化经营,所销售的蔬菜必须执行标准化生产,产品要有“三品一标”的认证,并保证农残不超标。二是要保证有至少20平方米的平价菜销售面积,每天提供的平价菜不少于6种。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蔬菜销售网点,都可以向政府申请扶持资金。
按照行动计划,这样的蔬菜销售网点到2017年底要扶持到500个;到2018年底要扶持到700个,覆盖到全区近700个社区(村)。全区将形成以驻店经营为主、直通车进社区为辅、网上配送为补充的社区全覆盖蔬菜供应保障体系。
为平抑蔬菜价格,海淀区还将成立“蔬菜供应联盟”,将辖区的蔬菜销售企业,包括商场、超市、蔬菜直通车、电商等组织起来,与蔬菜供应基地对接,实现联合采购,从而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据了解,目前海淀已和延庆区农委签订了“菜篮子基地建设产销合作框架协议”,区内5家企业分别与延庆区蔬菜生产企业、合作社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海淀区还将逐步建立蔬菜零售价格监测及可追溯体系,让居民买菜更放心。今后,凡是区域内规范化的蔬菜销售终端网点,都要像超市一样提供机打小票,保证消费者购菜后发现问题“有据可依”。另外,全区将建立蔬菜来源的备案系统,规范化的蔬菜零售终端将实现菜品来源备案,可对质量进行追溯。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李晓 FN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