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撬出“金山银山”

14.04.2015  20:48
  橙子、油桃、柑橘、葡萄,各类果树染绿山冈;池塘、水窖、道路,配套设施齐全完备。这是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官庄村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的一个真实场景。
  个人筹资千万元
  誓要改变荒山穷沟
  卢发信是蜘蛛洞游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但10年前的他从事磷矿石生意,还是一名矿老板。偶然的机会,他看见那些因乱采乱挖导致水土流失的山坡,看见那些因劳动力拥入城市而留下的荒山穷沟,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慢慢开始考虑,是不是也该尽一份力量,改变这些穷山坡,让老百姓的富裕与生态的保护同步发展。2003年,他不顾家人的劝阻,在夷陵区官庄村一次性买断经营权40年,流转荒地200亩,投资200多万元,改造石坎梯田120亩,开始了二次创业的历程。
  为改造这片荒野,卢发信住进了工地。没有房子,就搭窝棚;没有饭吃,就吃快餐面;没有水,就挖坑取泉水。艰苦的劳动使他双手起满了血泡,善良的妻子拗不过他,只好放弃生意红火、有30多名员工的酒楼,来到荒山野岭陪他。在这段历经磨难的岁月里,他得罪了许多朋友,放弃了两个女儿的良好教育,卖掉了城中的住房,也卖掉了妻子的首饰,唯独留下了官庄村流转区内的绿水青山。
  夷陵区军田坝村是三镇交界之地,四周不通公路,贫穷落后。20世纪70年代,这里有70多户人家,后来仅存18栋土木结构的危房。当地农民说:如果再没有人来开发,最多再过五年,这里的人就会全部搬走。得知卢发信流转土地搞开发的消息后,当地农户有的送鸡,有的送腊猪蹄,希望他不要走。2008年,卢发信又采取一次性补偿和以硬化公路置换荒地的方式,在军田坝村流转土地1650亩。他用尽办法筹资800多万元,在这片土地上修通了8公里水泥路,整治了6口堰塘,兴建蓄水池120口、沉沙凼300个、作业道1.5万米、排洪沟2万米,改造标准梯田1200亩。
  基础建设完成后,卢发信再次筹资800多万元,为农户和农场安装了自来水,添置了变压器,并对新农场进行了土地改良,购置了农机设备,建了2栋综合楼。为提高周边农民整体种植技术水平,他还定期请来专家、技术员,召集周边农民到综合楼内听水土保持和农作物种植技术课。
  政府大力扶持
  助力百姓走上致富路
  卢发信的行动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夷陵区、乡两级政府在项目建设上给予了大力支持。2003年,在官庄农场建设资金十分紧张,面临停工之时,夷陵区水保局及时解决扶持资金26万元,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2008年,夷陵区水保局报经湖北省水利厅批准,在配套立项上扶持了104万元。
  卢发信在精心办好农场的同时,逐步向多方面开拓发展。2003年5月,他注册了“信发落叶果研究所”,大力引进国内外符合本地生产的优质果树,在新农场果树间隙中育苗,引导周边农民种植,并扶持有一定规模的地方特色水果经营户,果苗远销河南、四川、重庆、湖南等省市。
  2011年3月,他又注册成立了“宜昌蜘蛛洞游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总投资达到2500万元,初步成长为集种植、科研、经营、农家乐于一体的农业企业,公司每年解决农民工就业2万个工日。
  在夷陵区水保局的技术指导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卢发信的公司坚持生态建设与公司经营规模同步发展,走上了一条既治理了荒山又带动了当地老百姓致富的路。
  一户带动千户
  振兴地方经济
  2012年8月,湖北省水利厅“水保科技示范园项目”落户官庄村,卢发信的农场恰恰在项目区内。水保科技示范园项目在完善水系工程的基础上,注重科技示范,产业对接,让项目资金与企业资金捆绑使用,以发挥更大效益。
  蜘蛛洞游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积极投入资本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行为,提升了周边数千农户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在房前屋后、责任田内,个人投资进行水土流失治理的现象逐步普及。自公司开办农家乐三年来,周边相继兴起农家乐40多家。其中,个人投资100万元以上从事水土流失治理,建设生态农庄的至少有20家。
  卢发信被评为了夷陵区“乡土拔尖人才”、宜昌市“科技示范户”。世行贷款欧盟赠款项目总部也专门聘请他为经果林乡土专家。公司协助建设的官庄村在2014年被评为“宜昌市生态文明第一村”。
  随着社会资本投入的不断增加,宜昌市夷陵区终于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即是金山银山”的新路子。
  微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环境保护时强调的话语,展示了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如何从绿水青山中捧出金山银山,实现生态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示范,那就是通过吸纳社会资本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建设生态文明不是某个社会主体的义务,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形式、多渠道加大社会资本投入的力度,才能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