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西红柿变身“脱贫果”

26.05.2017  00:51
原标题:

  5月19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越过太行山巅,穿过红色云彩的缝隙,静静地照射在左权县芹泉镇小南庄村家家户户的屋顶上。“喔喔……”随着公鸡一声声的打鸣声,沉睡一夜的村子苏醒了,袅袅的炊烟,清脆的鸟鸣,村民们又迎来紧张忙碌的一天。

  68岁的程计云,早早从被窝里钻了出来,与老伴儿李海珍扛上锄头到大棚里平整地块。

  老程原先是村里的贫困户,去年依靠自己的一双手收获1万多公斤西红柿,每公斤平均售价1.6元,收入1.6万多元,彻底摆脱了贫困。

  谈起以前紧巴巴的日子,程计云老人很是激动:“我原来种有6亩玉米,收成全靠天,常常为家里的开支犯愁,一年下来兜里装不住一毛钱,压在心头的‘穷帽’多年摘除不掉。”

  搞大棚西红柿种植,一开始老程没有一点信心。党员们就不厌其烦上门做工作,一边是解心头疙瘩,一边是打气鼓励。2014年,老程顺利地种上了大棚西红柿。

  “地是村干部协调的,技术是县农委派人指导的,机井是财政掏钱给打的,要是没有政府的扶持,我一个老人别说脱贫,就是过日子都不敢想象。”提到种植过程时,程计云老人赞不绝口。

  产业是脱贫的治本之策。小南庄村的地理气候适合种植西红柿。为此,第一书记任晋和村干部制定了错时连片种植大棚西红柿的脱贫规划,并先后争取各级扶贫资金385万元。

  眼下,全村已发展大棚西红柿近200亩,主要销往河北的邯郸、邢台、武安等地,且价格比较稳定,实现了“一亩园十亩田”的经济效益,带动112个贫困户、385人成功脱贫。

  “西红柿”变身“脱贫果”。小南庄村党支部书记邓雁春告诉记者:“大棚西红柿是这里的主导产业,现在是栽种的季节,小南庄村没闲人!”

  小南庄村的脱贫轨迹,极大地提升了干部帮扶的信心,鼓舞了贫困群众战胜贫困的勇气,周边的四里庄、大南庄、上庄、下庄、漳漕村、关滩村也都纷纷加入到发展大棚西红柿的队伍中,一个庞大的西红柿脱贫产业园区正在当地形成。

  本报记者 李全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