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四项举措助推区域“非遗”传承保护工作
近年来,石景山区不断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方式,扩大传承基地和示范点的辐射面,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合力。
一是制定出台《石景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设立区非遗保护传承专项资金,对开展非遗征集、整理、展示、研究、保护、传承等工作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全社会积极申报非物质遗产代表性项目并开展保护传承工作,扶持一批具有示范引导作用、开展保护传承工作成效显著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保护传承单位。《办法》共分为十条,支持范围包括非遗理论研究、展览展示活动等14种类别。
二是通过编演推出舞台剧、“声音故事”、“项目图典”等多种形式传承非遗项目。结合石景山区国家级非遗项目“永定河传说”编创魔幻儿童剧《石景山传说》,区教委、区文化委合力打造儿童京剧《莲石湖的传说》;“声音故事”内容选取石景山区国家级非遗项目“永定河传说”、市级非遗项目“八大处传说”、“磨石口传说”、“京西民谣”等民间文学故事中的代表性题材,通过配音讲述、舞台音效、沙画表演等形式,生动地展现出石景山区“民间文学”的内涵与地域特色;非遗项目图典的编撰则是通过丰富的图片,搭配精炼的文字,向公众展示、介绍石景山区非遗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及相关保护传承情况。
三是加大石景山区国家级非遗项目“太平鼓”等传承队伍的扶持力度。在已有社区和学校级队伍的基础上,成立了石景山区非遗太平鼓队,在保留京西太平鼓民间原汁原味的基础上,适度进行艺术化编排、展示、传承。
四是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进军营等活动。近几年,石景山区先后在北辛安小学、石景山小学、三色幼儿园建立了“非遗传承保护示范点”,指导幼儿园编排国家级非遗项目“永定河传说”的情景儿童剧;在打工子弟学校——石景山区华奥学校推广市级非遗项目“通背拳”、“三皇炮捶拳”;在驻区共建部队建立示范基地,推进传统武术类非遗项目的实际应用;推进黄庄职业高中作为石景山区非遗传承教育基地对市级非遗项目“京式旗袍”的研发、制作和表演。(石景山区文化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