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有效解决治国理政“桥或船”的问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关于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对话

14.12.2016  05:42

主持人:

本报理论部高级编辑 彭国华

嘉 宾: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杨春贵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郝立新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韩喜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刘志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于我们党有效治国理政是十分必要、至关重要的“利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培育和增强科学理论思维、保持过硬的战略定力、发扬钉钉子精神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对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规律性认识。本报今日刊发的理论对话与大家手笔,围绕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精神进行探讨。

  ——编 者

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传承弘扬学哲学、用哲学的好传统

主持人: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其实,最能称得上“真正的哲学”的,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自己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分别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主题进行了两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同志指出: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讨马克思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看家本领”一词,形象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武器的重大意义。

杨春贵:列宁说过,马克思“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这个伟大的认识工具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围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形成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事物矛盾运动原理、认识能动反映原理等基本原理,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将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等基本原理,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关键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郝立新:毛泽东同志形象地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比喻为“望远镜”和“显微镜”。正是有了这个“望远镜”和“显微镜”,我们才能深刻认识世界的本质、理解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才能洞察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把握历史发展大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书斋里的思辨哲学,而是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实践哲学,必须在与时代、实践、人民的密切结合中得到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不能就理论而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搞成“书斋哲学”;也不能远离时代特点和具体实践进行辩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搞成深奥的“思辨哲学”;更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这个主体,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搞成空对空的“空洞哲学”。要用联系与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人民期待,真正学哲学、自觉用哲学。

韩喜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它克服了形而上学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局限,带来了思维方式上的变革,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应处理好两对关系:一是理论形态与实践品格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变世界的实践。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品格,就领会了它的精神实质。二是基本原理与具体情境的关系。诵记一两条基本原理,到处去套用,这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表现。只有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具体的实践情境发生“共振”,才能生长出活生生的实践智慧,才能学到“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刘志明:理论自觉是我们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思想前提和认识基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理论自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要求我们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要读“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掌握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努力实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同时,可以适当补学一点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代表人物的著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树立一个可资比较的参照物,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性及其巨大价值。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你们如果懂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那就还需要补学一点它的对立面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正确判断形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切实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思维治国理政的能力

主持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对于一个政党尤其是执政党来说,更是如此。当前,我们党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十分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科学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就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民族复兴伟业也难以不断推进。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深刻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精髓,蕴含着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蹄疾步稳的辩证思维和防患于未然的底线思维,同时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彰显了贯通古今的历史思维,为我们在新形势下运用科学理论思维治国理政提供了样板和典范。

杨春贵: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和历史思维各有侧重、相得益彰,构成我们党治国理政科学理论思维的有机统一体。战略思维,是指从全局视野和长远眼光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客观辩证地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思维。辩证思维,是指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创新思维,是指与时俱进、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底线思维,是指从设定最低目标出发、争取最大成效的科学思维。历史思维,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历史视野和发展规律中思考分析问题、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科学思维。深刻领会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和历史思维的基本内涵,大力提高这“五大思维”能力,是我们科学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思想保证。

郝立新:“五大思维”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对于我们党治国理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战略思维启示我们:应善于从现实前瞻长远、从局部把握全局、从现象透视本质,克服急功近利,避免坐井观天的局限性和一叶障目的片面性。辩证思维启示我们:应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学会“弹钢琴”,增强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创新思维启示我们:应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强化问题导向,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底线思维启示我们:应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认真评判决策处事的风险和可能出现的最坏局面,把应对的预案和政策措施谋划得更充分、更周密。历史思维启示我们:应在历史知识的学习思考中汲取前进的养分和力量,在现实工作中照好历史这面镜子,做到学以增智、学以修身、学以致用。

韩喜平:提高“五大思维”能力,有着明确的内涵和要求。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应从战略全局出发制定具体方针,从长远利益着眼衡量当今举措,养成走一步看三步的习惯。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应以矛盾规律把握现实、解决问题,既敏锐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注意矛盾的复杂性,避免工作方式的简单化、片面性。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应在考察事物既有联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敢于突破陈规,锐意创新创造。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应善于设定最低目标,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困难作出充分估计和详细预案,同时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应善于从中国历史、党史国史和世界历史中总结规律、汲取养料,从而更好地解决当下问题、对未来负责。

刘志明:提高“五大思维”能力,有利于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有助于我们从战略全局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既抓住重点又统筹兼顾,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熟悉国情又把握世情。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有助于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我们打破迷信经验、迷信本本、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敢于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思想认识的新进展打开工作的新局面。提高底线思维能力,有助于我们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做好应对最坏局面的准备,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有助于我们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

现在,我国改革面临十分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各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相互激荡。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在众说纷纭中开好改革药方,没有很强的战略定力是不行的。

   不断增强和保持过硬的战略定力

主持人:当今时代,国际国内形势日新月异,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社会全面开放,各种社会思潮泥沙俱下、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复杂而尖锐。我们党治国理政所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局面。习近平同志指出:“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中,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是很要紧的。”过硬的战略定力,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深刻领悟、对“五大思维”的科学运用,是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乱云飞渡仍从容”“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强思想支撑。

杨春贵: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我国综合国力、核心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战略回旋空间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快速发展,一些西方国家的焦虑和一些周边国家的疑虑进一步上升,对我防范遏制和挟洋制华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我们很长时间都将面临重大政治、外交、安全、军事风险。我国在由大向强发展的进程中,各种阻力和挑战绕不开、躲不过,需要“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沉稳、“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坚毅、“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度。我们一定要着力培养战略定力,坚定“四个自信”,既不妄自尊大又不妄自菲薄,既有决心又有耐心,摒弃浮躁、排除干扰,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在激烈竞争和复杂斗争中牢牢掌握主动权。

韩喜平:以不变应万变,是中华传统哲学智慧的一个鲜明体现。所谓“不变”,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保持过硬的战略定力。增强和保持过硬的战略定力,关键在于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总方略。要深刻把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这“三个没有变”的现实国情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始终聚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深入贯彻新形势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科学发展路径。

刘志明:“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这是我国古人对战略定力的一种形象化表述。过硬的战略定力,主要表现为追求远大目标矢志不渝、应对复杂局势泰然自若、统筹把握全局胸有成竹、化解风险挑战胜券在握。在国际国内形势空前复杂多变的当今时代,增强和保持过硬的战略定力,能使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的领导权和主动权;能使我们妥善应对严峻挑战,化危为机、开创新局,保证党和人民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增强和保持过硬的战略定力,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化“四个意识”,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绝不讲条件、打折扣、搞变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绝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

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中央要求,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改革发展

主持人: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最鲜明的特色,那就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习近平同志这些言简意赅的论断所彰显的,就是一个“”字。为进一步在全党形成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习近平同志提出,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一系列新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钉钉子精神。

杨春贵: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活的灵魂,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涵。实事求是的主要目的在于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侧重于思想方法;求真务实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实际工作,侧重于工作方法,但二者均需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和事实出发,都要求把握客观规律、推动实际工作,因而都体现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有机统一。习近平同志之所以高度重视学哲学、用哲学,强调掌握和运用科学理论思维、增强和保持过硬的战略定力,就是希望全党深刻把握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治国理政水平。他关于钉钉子精神的提法和相关论述,非常形象生动,让人过目不忘。从哲学层面看,钉钉子精神的实质与核心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发扬钉钉子精神,要求我们在科学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保持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与担当,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

郝立新: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发扬钉钉子精神,有一个重要环节不能忽视,那就是加强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科学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准推进工作的着力点,明确钉子该钉在哪里、应该怎么钉。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而应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不断增强看问题的能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应坚持调查研究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在周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一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科学决策,就应少讲空话、多做实事,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一步一步地实现规划好的蓝图。

刘志明: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必然要求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学习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并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开展工作,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古人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应坚持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这是我们在理论武装以至整个治国理政实践中需要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理念。

(原文载于《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3日 07版)

原文链接:

[人民日报]有效解决治国理政“桥或船”的问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关于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