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用爱心温暖春节回乡人的“90后”
袁晔(右一)和他的小伙伴们要将义务订票坚持到底。
央视网特稿 (记者 郭城)春运当头,车票是异乡人返乡的保证,它承载了浓浓的乡情,积攒了久久的思念,带回家的年货以及满满的心里话。而让一些返乡人头疼的是要面临“一票难求”的窘境。在天津市宝坻区有一群来自异乡的“90后”,当他们得知身边不少农民工在为回乡车票难买而发愁时,果断决定伸出援助之手,从组织大家上网寻找车票,到提供免费送票服务,不仅不收取一分钱手续费,而且还自行筹集资金先期垫付车票款,两个月来已累计垫付81.44万元,这群“90后”传递出的温情,感动了每一位农民工兄弟的心。
义务订票源于感同身受
用手机短信也能确认订票信息。
“2014年12月12日当天是不少同龄人的购物节,可从那天起我们几个人凑了近4万元,正式启动义务代购车票的行动。”袁晔对央视网记者回忆说,“从2007年到山东上大学开始,8年间几乎每年我都要和‘春运’斗智斗勇,对春节往返车票是‘爱恨交织’。”
在天津市宝坻区北城路宝坻二中附近有一处不起眼的门脸房,这里就是袁晔和小伙伴们为农民工义务订票的地方。袁晔是这个“义务订票”小组的发起人,1990年出生的他,是小伙伴中的老大哥。2007年,17岁的袁晔离开家乡甘肃平凉到山东菏泽上大学,从那年起他便加入到每年一次的“春运”大军中,开始饱尝“春运”一票难求的痛苦——从到火车站昼夜排队,到跑遍代售点订票,甚至找票贩子花高价买票,几乎所有能想到的办法,他都一一试过。运气不佳时,本来回家只需倒一趟车就行,但实际能买到的车票,却需要多次转乘才能到家,费钱、费时更是让他身心疲惫。
初到天津宝坻,举目无亲的袁晔加入了一个老乡QQ群,也结识了来自甘肃及周边地区的一些同在宝坻打工的工友。在QQ群里大家谈理想、聊生活,而每年一进入12月彼此的话题就会不约而同地变成了“春运”。“大部分老乡用电脑、手机时,顶多是聊天和打游戏,根本不懂如何网络预订火车票,更别提网银支付了。”于是,袁晔便成了老乡们的“火车票代理人”,往返的车票都委托他订购。
“以往排队都难买到的车票,袁晔上网点几下鼠标就能买到”,被帮助过的工友口口相传,很快找袁晔帮忙订票的人,由老乡的范围逐渐扩大到老乡的工友、工友的邻居、甚至是工友邻居的工友……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他帮忙预订火车票。渐渐地,袁晔开始意识到,原来在宝坻还有那么多外来务工人员正在为回家的车票发着愁。同样漂泊在外,也曾和一张小小车票较劲过很多年的袁晔,对这种“愁”实在感同身受。“干脆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不会上网买车票的工友,我就来帮他,反正也是举手之劳。”如此简单的想法,便是袁晔他们发起帮助外来务工工友“义务订票”行动的初衷。
爱心被工友质疑
夜里小伙伴们为寻求订票帮助的工友记录信息。
2014年12月初,有了帮外地农民工义务订火车票这个想法后,袁晔找来党娜、吕杰、刘亚艳等六个好友一起商量。因为都有过订票赶春运的经历,大家一拍即合,决定要把这件事儿做起来。可谁会轻易地将自己的购票需求和个人信息给他们呢?万一遇到退票怎么办?最重要的是,车票钱是先收取订金还是全额垫付?还没开始帮,问题一个接一个地甩过来,袁晔和小伙伴们一时间没了主意。
经过一番思索和讨论,袁晔他们商量打算先预收20%的火车票钱,为此还到工地做“调研”:先是向农民工说了义务订火车票的想法,还没等提预收车票钱的事儿,对方就质疑说:“这不是天上掉下了大馅儿饼吗?能有这好事儿?”话语间,他们不得不将在嘴边“20%车费”的想法生生咽了回去。“不收钱都以为是骗子呢!再收钱,那不更被当成骗子了吗?”要打消工友的疑虑,更要把帮助的想法付诸现实。最终袁晔决定,在农民工亲手取到火车票之前,车票钱都由小伙伴们凑钱先行全额垫付。
为了能帮更多农民工订车票,他们首先要找到一个固定的“订票点”,成员之一的党娜在宝坻二中附近恰好有个门脸房。他们用了8张打印纸,每张打上一两个字,拼凑起一个看起来有些简陋的“广告”——“免费为外来务工人员代购车票”,并用胶条贴在玻璃门的最左侧。之后,他们主动来到外来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企业、工地、居住区做宣传,几个小伙伴每人又拿出500元,凑了几千块钱印制了3万多份宣传单,还有宣传板和海报。为了让更多需要订票的工友知道这项无偿服务,小伙伴们可谓马不停蹄,即便如此,袁晔还是感叹道:“现在做这件事儿,其实还是有点儿晚了。”
站在工业园区、企业门口向来往员工发宣传单,走进建筑工地跟工人们详细介绍义务订票情况。一连折腾了好几天,宣传单发出了一大摞,表示有订票需要的人也不少,但马上决定找他们帮忙的却寥寥无几。大多数工友都抱着怀疑和观望态度,这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虽然前期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一分钱都不用掏,甚至连车票钱都帮你先垫上了,怎么就没人愿意相信呢?”袁晔还是有点想不通。
袁晔说,在质疑的工友中有一位来自徐州的大姐,这位大姐在跑遍火车站售票窗口和多个代售点无功而返后,不得已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这群“90”后身上。先后给他打了六七次电话,几乎是隔一两天就打来一次电话问有车票么,要知道在网上刷车票就像游戏中的“秒杀”,退回的剩余车票瞬间就被抢光了,所以即使刷到她要的车票,等通知她后再去买,肯定来不及了。可在他们的努力下,大姐最终拿到了自己朝思幕想的回家车票,这才最终打消了她的疑虑,她逢人便说多亏了袁晔他们。
一定要把义务订票进行到底
春运开始了,小伙伴们深入企业和工地宣传义务订票。
第一个找袁晔订车票的人叫郭义,来自陕西渭南华县。今年59岁的他到天津打工两年了,岁数大又没什么文化,根本不知道还可以通过电脑网络买火车票。去年为了买到一张返乡车票,天还没亮郭义就跑到火车站售票窗口排队,冻了好几个小时,终于排到自己时,却被告知已经没票了。无奈的郭义只能第二天再更早一点去火车站重新排队,最后排了三天才买到车票。今年他依然按“老办法”去火车站排队,可这次排了好几天始终买不到票。几乎绝望的他,突然想起曾经看到的那个免费代购火车票的广告,决定去碰碰运气。听了郭义的情况,袁晔立刻上网帮他查了从天津到西安的火车票,可惜也是显示“无票”。“没关系,您放心,我们一定帮您买到票。”记下订票信息,袁晔让郭义回去等消息。这一天,袁晔和小伙伴们一直死守在电脑前,时不时地刷新一下,看看有没有退票的情况出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天下午,他们成功帮忙抢到了一张2月13日开往西安的T58次列车的硬卧票。听到这个好消息,郭义激动得跳了起来!“太感谢了!可帮了我大忙!以后过年再不用自己买票了,等定好哪天回天津宝坻,再找袁晔他们帮我买回程的票。”
2014年12月20日,来自东北的农民工李志新走出宝坻火车站售票处,蹬着自行车沿着广东路一路向北,这条路不是回工作单位的,而是通往袁晔和小伙伴们的订票点。几天前,袁晔帮李志新订到了回沈阳的火车票,但由于单位迟迟决定不了何时发工资,甚至有可能拿不到钱、回不了家,李志新权衡再三最后不得不决定先把车票退了。他拿着身份证到火车站,售票处的工作人员说,退票会产生10元左右的手续费,因为是通过网络订票,车票款将按原购票途径退回,手续费则直接扣除。“人家本来就是义务帮忙订票,不能再替咱掏手续费!”李志新马不停蹄的赶到袁晔他们面前,郑重地将10元钱送到年轻人的手中,一张普通的钞票,那一刻却承载着彼此沉甸甸的信任,被感动的袁晔和小伙伴们决心一定要把“义务订票”进行到底。
来自陕西渭南的刘国强,因为车票难买,已经三年没回老家过年了。今年他从工友口中听说义务订票点能订到车票,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刘国强推开了“义务订票”的门。一家三口共计500多元的车票,同样还是由袁晔他们全额预付。48岁的刘国强平日里虽然知道电脑网络能预订车票,但是却总搞不清其中的名堂。当电话那边传来三张车票都买到的消息后,他立即赶到订票点,既惊讶又激动,没想到自己的事让别人如此费心,还不收取任何报酬。于是刘国强主动提出加一些手续费,还要请大家吃饭,但都被袁晔和小伙伴们婉言谢绝了。回到家中的刘国强,迫切地把这件事讲给家人听,他的老婆也是又惊讶又激动,说遇到了热心肠的年轻人,袁晔他们都是好样的!
“截至2015年2月15日(农历腊月二十七)我们已成功订票5611张,累计垫付81.44万元。另外还帮工友们订购了返程票677张,累计垫付11.86万。”袁晔话语间透露着一份自豪感。在他们看来,这不是简单的6000多张车票订单,而是来自无数陌生人的信任。让袁晔和小伙伴们感到欣慰的是,当初垫付全额车票钱不仅全部收回,更建立了与工友间的信任。
袁晔对央视网记者说,现在他们义务订票小组的人数已从7人发展到60多人,新加入的志愿者不少是上班族和在校大学生,他们都是从工友、网络得知后自愿加入进来的,面对订单数量的不断增加,这股新生力量也大大缓解了原先人手不足的困境。
袁晔说,春运义务订票仅仅是一个起点,以后会坚持做,同时他和小伙伴们也呼吁更多懂得上网订车票流程、愿意帮助农民工的志愿者能够加入进来,让温暖在春运中传向祖国各地。
【采访手记】
当记者提出采访曾委托他们购票的农民工时,袁晔的第一反应是他们对每一位工友都有一份承诺,那就是不向外透露任何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手机号,除非征得工友本人同意。这群可爱的90后不仅是一群有思想、有爱心的年轻人,更是一群有责任有担当、充满正能量的中国新青年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