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研讨会今日在北京举行
3月27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上海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宣传部和陕西省委宣传部在京举行了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研讨会。
图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主创人员
央视网消息 (记者唐诗颖 何卓谦)3月27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上海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宣传部在北京联合举办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陕西的相关领导和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黄坤明作书面讲话。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阎晶明、文艺评论家李准等20多位著名文艺评论家在会上发言。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是根据路遥的同名小说改编,由著名导演毛卫宁执导的一部当代农村剧,讲述了在面对现实压力和人生抉择时,兄弟俩依旧坚守最初梦想和对爱情执着的追求的故事。该剧自2月份开播以来,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收视率节节攀升,截至3月12日网络平台总播放量更是达到了6.51亿次。
在研讨会上,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代表出品方介绍了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创作情况。据她介绍,该剧从剧本的打磨到制作共历经8年,光是编剧就先后聘请了电影学院的教师、南京军区创作室的编剧、山西黄河边上的作家,最终完成了50集的剧本。
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王建军、华视影视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总裁张军分别在会上发言表示,未来将继续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坚持精品剧的创作与播出思路。为观众呈现更多有核心价值力量,有市场引领的好节目、好作品来丰富荧屏,为中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随后,来自北京、上海、陕西等三地文艺评论家从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等方面,对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一致认为,从小说到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始终洋溢着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始终洋溢着艺术的光辉和思想的高度,始终厚重、润物、养心,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与会专家认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秉承了小说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和情怀,用镜头生动艺术地营造出20世纪80年代的泥土味、民族风、精气神,传递出一种温暖、励志、真诚、向善的精神力量,为我们今后创作更多优秀现实题材作品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迪。
该剧在口碑、收视双丰收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质疑,有人吐槽该剧中旁白太多常常让人“出戏”,还有网友质疑剧中演员所说的方言,一会儿陕北话,一会儿关中话,同村不同音。会后,该剧导演毛卫宁接受了央视网记者的专访,一一回应了相关问题。
毛导告诉记者,剧中所使用的大量旁白是为了帮助观众理解,了解那个时代,也是忠于原著的一种表现。至于剧中演员的方言问题,他认为这并非关键问题,这是为了迎合剧情发展的需要。
谈到该剧的受众,是否会担心缺少90后的观众?毛导显得很激动,他告诉记者,根据现在官方的数据显示,目前在网络平台上的播放量十分可观,在官微也有许多年轻的网友留言表示支持。他说,或许我们误解了当代年轻人,并不是他们不爱看主旋律电视剧,而是文艺创作者没有提供好看的剧。
研讨会上,就进一步加强现实题材作品创作。专家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坚持以现实主义精神表现现实生活,让人们看到美好和希望就在前方;二是始终高扬人民文艺旗帜,葆有一颗热爱人民之心,让描写人民、讴歌人民的作家艺术家占据潮头;三是坚持以传世之心对待创作,推出更多现实主义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