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工智能挑战气象领域的难题
图为活动主办方和协办方
8月29日,“2018 AI Challenger 全球AI挑战赛”正式开赛,“天气预报”首次亮相实验赛道。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作为协办单位,为本次挑战赛提供了丰富的气象数据。
该挑战赛是面向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的开放数据集和编程竞赛平台,致力于满足人工智能人才成长对高质量丰富数据集的需求,推动人工智能在科研与商业领域结合来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据悉,竞赛中的气象数据集由北京市10个气象站点,共3年多的逐小时历史“观测”和“睿图”资料组成。“观测”集包含9个地面气象要素,通过气象仪器实时监测得到;“睿图”集包含地面和特征气压层共计29个气象要素,由数值预报模式在超级计算机上运算产生。参赛选手自行下载数据,在本地进行算法设计、模型训练及评估,并在测试数据集公布后的6小时内提交预报结果。
在挑战赛启动仪式上,中国创客导师、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介绍了新增“天气预报”赛道和气象数据的原因:“政府手中有大量优质数据,气象是非常好的适宜开放的领域,因为它并不涉及特别隐私的数据。气象预报又是超级难的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未来可能有更多机会推动气象预报越做越精确。希望北京市气象局给其他单位起到典范式作用,以后有更多的数据可以用于帮助民生。”
图为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王迎春
“气象是适合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领域,而人工智能给气象人不仅仅带来科技的进步,更是对传统天气预报思维方式有力地冲击和突破。应该牢牢抓住这次机遇,促进AI和气象的融合发展。”市气象局副局长王迎春谈到气象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时说。在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中,需要获取并分析大量观测数据资料,如何在海量的观测数据中快速提取最有用、有效的信息是个难题。另外,在有限的数据资料中,要通过模糊逻辑的方法预测天气,而且面对同一天气过程,不同的预报员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如何利用知识群体的经验,构建出客观的预报方法,这些都为在气象领域运用AI提供了广阔空间。
据介绍,数据集和竞赛在启动仪式后正式开放,并持续到12月。“天气预报”赛道将设立双周赛和最终决赛,面向年满13周岁的个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创客团队等人员开放。(叶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