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要有一股塞罕坝精神
28.07.2017 02:04
本文来源: 林业网
塞罕坝七星湖美景 孙阁 摄
塞罕坝创业者曾经住过的窝棚 怀凤鸣 摄
曾经的弥漫荒原 怀凤鸣 摄
早起的植苗工具 怀凤鸣 摄
中国绿色时报7月27日报道(作者 金人 温雅莉)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地域广袤,树木参天,辽金时期被称为“千里松林”。清朝后期由于国力衰退,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的森林荡然无存。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塞罕坝由“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20世纪50年代,沙尘暴频袭北京。专家断言,呈扇形围聚在京北的巴丹吉林、毛乌素、浑善达克等沙漠,如不加治理,不出50年,漠北风沙将兵临北京城下。为阻断京津沙源,涵养水源,国家林业部决定在围场塞罕坝建大型机械林场。52年来,塞罕坝林场三代人以改善生态、造福京津为己任,在渺无人烟的荒原绝塞上,创造了世界上最大人工林海的人间奇迹,为京津冀及华北地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模范人物和感人事迹,也锤炼出被称为“时代之旗”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是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科学求实、爱岗敬业、使命至上”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构成的“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塞罕坝精神”既是难能可贵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活的“精神范本”,也对构筑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有着深远而重大的现实意义,在生态文明上升到国家战略的今天,“塞罕坝精神”是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和支撑。
面对生态环境形势的严峻,唯有弘扬“塞罕坝精神”,才能迎难而上。刚刚建场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当时原始森林早已荡然无存,化为“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浑善达克沙地不断南侵让其沦为茫茫荒原。但塞罕坝人却硬是在这一片不毛之地,描绘出了一幅百万亩人工林海的壮丽蓝图。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今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也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而且由于污染的严重程度前所未有,生态环境修复的难度比当年的塞罕坝更大,任务更为艰巨复杂,唯有像塞罕坝人那样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概和勇气,一往无前,才有望像塞罕坝人那样谱写出不朽的绿色篇章。
生态文明建设是吃苦、奉献的事业,唯有弘扬“塞罕坝精神”,才能有攻坚克难的毅力。当年塞罕坝的极端环境,对于常人来说,仅适应就已非常困难,更不要说扎根这里植树造林。刚刚建场的塞罕坝,没有粮食,缺少房屋,交通闭塞,冬季大雪封山,人们处于半封闭、半隔绝的状态。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娱乐设施,但塞罕坝人凭着艰苦创业的精神,在年均积雪7个月的高寒塞北,一年120天气温低于零下20摄氏度的恶劣环境下,啃窝头、喝冷水、住马架、睡窝棚,在流沙中植树,在荒漠上建房,终于创造了“人逼沙退、绿荫蓝天”的伟大业绩。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样要有这样呕心沥血、勇于吃苦拼命、甘于牺牲奉献的精神。而于当下,抵挡各种物欲的诱惑,到艰苦的环境中战天斗地,与当年相比,或是更严峻的考验。因此,唯有弘扬“塞罕坝精神”,才能不忘初心,也才能始终秉持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价值追求,以坚韧不拔、使命至上的顽强意志,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人生理念,以求真务实、执著追求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难、玉汝于成,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建功立业。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唯有弘扬“塞罕坝精神”,才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塞罕坝效益”。当年塞罕坝建场,就是为了在漠北风沙即将兵临北京城下的险恶形势下,阻断京津沙源,涵养水源,改善京津冀及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才有了气壮山河的中国气魄,才有了铁肩担道的中国精神。也正是有“不叫风沙虐京城”的大目标,才能实施“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战略,才能取得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塞罕坝效益”既造福了当地,使当地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承德市空气综合质量位居全国十佳城市第七、河北第一,多年来累计上缴利税近亿元,现林场固定资产3亿多元,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劳动就业岗位,有力地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泽被着京津,如塞罕坝百万亩林海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为环首都城市圈特别是北京、天津地区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塞罕坝也已成为展示中国林业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巨大成就的世界窗口。更恩及着后世,现在的塞罕坝将成为后人取之不竭的财富。眼下,我们正面临着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形势,更需要有塞罕坝人这样的胸襟和格局。比如环境破坏的“蝴蝶效应”,不只是危及当地,最终殃及的,可能是一个无法估量的范围,还有如今的荒漠化,已经并不只属于干旱地区,在亚干旱地区、亚湿润地区,荒漠化的威胁也已经逼近,甚至已经在发威肆虐。而污染源在一地,造成的危害在另一地,已是越来越常见的现象。如果只着眼于本地和局部,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只能是缘木求鱼。因此,尤其要弘扬“塞罕坝精神”,谱写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文章,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大战役。
塞罕坝半个世纪的建设历程是承德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是中国林业蓬勃发展的有力见证,更是几代林场人矢志不渝追梦的爱国史、奋斗史、光荣史。伟大的塞罕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林业行业的具体体现,是全国林业行业的宝贵财富,是激励广大务林人不断进取的旗帜,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对于推动现代林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对于构建北方绿色生态屏障具有巨大的推动意义,对于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将激励全社会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以更坚定的信心、更大的智慧和勇气,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理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绿色财富。
本文来源: 林业网
28.07.2017 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