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学王笛教授做客胡华大讲堂
11月1日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主办的胡华大讲堂第17讲在人文楼举行。澳门大学特聘教授、历史系主任王笛教授应邀作了主题为《社会主义下的茶馆:公共生活的衰落与复兴(1950-2000)》的学术演讲。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院副院长辛逸教授主持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宋学勤教授、耿化敏副教授、李坤睿博士以及校内外50多位师生参加了讲座。
王笛教授首先从茶馆和公共空间的关系出发,讲述了缘何选取茶馆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茶馆作为中国大众文化的一个持久性象征,在深远的政治变革、现代化、以及全球化之中继续发展。从微观史的角度对茶馆和公共生活的考察,能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城市社会与社会主义政治突变之间的广泛联系。此外,对茶馆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共生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去了解这种单个的城市空间和公共生活在20世纪下半叶是怎样发生变化的,怎样展示了现代中国的政治文化。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历史学研究课题。
关于公共生活和政治文化间的互动关系。王笛教授在厘清二者的含义界定之后,提出了两个核心论点。第一,在社会主义初期,国家控制了几乎所有的资源,因不被“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宣传所认同,许多娱乐与大众文化的传统形式很快便消失了;第二,改革开放是公共生活的一个转折点,国家弱化了对社会的控制,减少了对日常生活的介入,新兴的商业文化对茶馆和茶馆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王笛教授分析了有关1949年以后的中国城市社会和生活的研究不同取向,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城市史研究的一些特点,如研究文化生活的学者少,研究时段局限于1950年代,新文献的匮乏,以及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集中于上海等。
关于自己最新的关于1950年至2000年成都茶馆的研究,王笛教授从三个方面讲述了其主要学术价值:一是对于中国社会与文化转型,用具体的证据去判断在中国的一个内陆城市,考察社会与文化的延续性,填补了当前此类研究的学术空白;二是揭示革命与其它政治运动是怎样影响普通人民生活,从微观的角度展示中国社会、文化和政治的转型;三是从一个城市的最底层,考察社会生活的演变,考察政治文化是怎样被施加到公共空间,怎样导致了公共生活的改变。
在资料的评价与利用方面,王笛教授分析了研究1949年以后的中国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主要是档案资料的明显中断和缺失。档案、媒体报道,本身是服务于政治、政治运动、以及思想观念的,利用这一时代的材料面临相当困难。但这些报道提供了相当丰富与有价值的资料,在运用中应当持有怀疑的眼光,将其放到大的政治环境中去进行分析,筛选出事实和可利用的信息。
最后,王笛教授谈到,改革开放时期城市革命对传统茶馆和茶馆文化的影响,传统茶馆所保存的个性与场地几近消失。在商业化冲击下,新的消费文化在城市不断涌现,茶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下的茶馆是否能够再次寻找到一条生存和发展的途径,尚需要时间来印证。
在互动讨论环节,与会师生踊跃提问,热烈讨论了中国城市社会史研究的方法和选题、地方档案史料的搜集、鉴别和运用,以及茶馆文化和人口结构背后的权力结构等问题。
王笛,澳门大学特聘教授、历史系主任。主要著作有《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1993)、《街头文化》(Street Culture in Chengdu,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3,“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最佳著作奖。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入选《中华读书报》十佳图书)和《茶馆》(The Teahouse,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8。中译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入选《南方都市报》十佳年鉴之书),以及《走进中国城市内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等。
胡华大讲堂是以著名党史学家胡华教授命名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学科的学术品牌,是面向全校和社会公众开放的公益讲座,其宗旨在于缅怀前辈学者的治学风范和学术业绩,汇聚党史学界和理论界的一流专家学者,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的前沿动态,为跨学科的中共研究提供制度平台,发挥中共研究“求真求实、以史为鉴、资政育人、服务大众”的社会功能。胡华大讲堂至今已经举办17期,在校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成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学科开展学术交流和研究对话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