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校前拥堵 还有招吗?

10.03.2017  00:06

  拥挤的人潮,交错的车流,嘈杂的喇叭声……

  每到开学后,京城的诸多小学门前,就会循环播放同样的场景。

  尽管家长接送学生造成的拥堵已被诟病多年,整改意见也层出不穷,“学区堵点”的现象却仍不见缓解。难道“一开学就堵”真没招治了?

  辐射

  附近小区都派保安

  “保护门前通道

  下午3点20分,首师大附小所在的通汇路,这条双向四车道东西走向的道路一多半已经变成了停车场,两侧都仅留了一条车道通行。

  此时距离首师大附小的放学时间下午4点还有近40分钟,可路边已经竖着、斜着停了两排汽车,有的地方甚至排出了三列,老年代步车、两轮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也横七竖八地掺杂在一起。

  随着时间临近放学,接孩子的车辆从小学门口的路边,慢慢“”到了周边。西侧的地质大厦门口也停上了两排车,尾部已经甩到了西四环辅路。好在并非高峰时段,四环辅路上车不多,还没有给四环辅路造成拥堵。学校东侧的路边也全部停满,车辆慢慢集中到了南北方向的常青园路口,因为常青园路平时车辆不多,也有很多车直接停在了常青园路东西两侧的行车道上,把两侧各一条车道变成了停车场。

  首师大附小东侧的南北路边各有一个小区,小区的两侧都至少停了两排车辆。北侧小区门口,有两个戴着“志愿者”袖标的保安在维持秩序,门口正面放着三个角锥,南侧小区门口的“标配”为三个保安、三个角锥,勉强维持着门前10平方米见方的空地。

  “我们要是不出来,这些接孩子的车就把我们小区全堵住了,业主都没办法进出。”在北侧小区工作了一年多的保安小常告诉记者,每周一到周五,他们每天都得出来两次疏导车辆。早晨的压力重一些,因为一早也是业主开车进出的高峰期,傍晚这个时间,虽然业主进出不集中,但是接孩子的车辆堵门时间会比较长,“从放学前将近一个小时到放学后半个小时,都得在这儿站着。

  正说着,一辆白色的车径直停在角锥外面,女司机下来后就急忙往学校门口跑。“哎,您挪挪,别挡着我们小区门啊。”小常和另外一个同事急忙跑过去拦着那个女司机。“就停一分钟,我家孩子马上就出来了,接上他我就走。”女司机摆摆手,头也不回地跑了。

  “这一停又得十来分钟。净是这样的人,就图自己方便。”小常小声嘟囔着,又招呼着另外一个同事站在了角锥之外,分东西两头把守着仅剩不到两米的通道口。“拍张照片给他们发微博上曝光一下吧。”保安有些愤愤然,“再来几次拖车给他们拖走就又能老实几天。

  几位保安表示,之前交警曾经治理过很多次,甚至直接把停放不当的车辆拖走,但是这个情况仍然无法缓解,“都开车来接孩子,而且都是一个点,根本没法解决。

  落差

  同一条街早上管得好,下午管不了

  双向两车道的西皇城根北街上,黄城根小学与北京四中门对着门。

  早上7点,黄城根小学的老师和协管员已站在小学门口,北京四中保卫处的陈老师则在马路对面严阵以待。送孩子的车一到校门口,老师就会过去帮忙接孩子下车,车随即开走,整个过程不会超过10秒钟。

  如果车是在马路对面停下,陈老师和协管员会先示意过往车辆暂停。孩子下车后,陈老师会护送着孩子往对面走,协管员已经站在马路中间,两个人一送一接,孩子就顺利过了马路,开车的家长连车都不用下。

  流畅的交接过程,让西皇城根北街早上的交通情况大为改观,而就在一年前,每天早上来送孩子的车辆总能把这条街挤得瘫痪。

  “以前,家长把车停在主路上,帮孩子开车门,拿书包,把孩子送走,回来再开车,这一趟下来得有半分钟到一分钟。”从2016年5月开始,北京四中保卫处的陈老师成立了“志愿者爱心连”,志愿者在早上会与交通协管员、黄城根小学的老师一起在街上疏导。陈老师表示,为了亲自送孩子到学校,起初家长们基本都是哪能停就停哪,场面很混乱。有专人管理之后,家长知道了有老师在接,慢慢也就愿意把车开到门口。

  多方疏导也让交通有了实质性的改观,陈老师表示,如今早上开车通过这条街能快10分钟左右,连带也缓解了平安大街的堵车状况。

  可就在同样的地方,下午放学时却有着另一番景象。

  黄城根小学的放学时间是下午3点20分,不到下午3点的时候,小学外马路的两侧就已经停满了车辆,但此时主路上还算通畅。到了放学时间,一辆辆车相继发动,主路已经变得有些拥挤,而有的家长接完孩子就在原地调头,直接把后面的车堵了个严实,交通瞬间变成了一锅粥。

  “调头确实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已经跟家长说过很多次了,但还是有人不听。”黄城根小学负责安全工作的张老师说道:“要说早上我们还能管得过来,放学这时候是真没辙了,只能呼吁呼吁。

  学校工作人员介绍,在这个校区上学的学生共有一千多人,为了分散人流,校方也提前让家长在校门两边排好了队,便于家长接上孩子之后快速离开。可真正放学的时候,还是会有家长不按规定堵到学校门口,有的老人还骑着小三轮来接,更加影响了交通:“目前确实没有什么好的管理办法,只能希望家长在停车、开车的时候更加注意一些,不要因为图方便耽误了别人。

  争论

  校前拥堵

  治标容易治本难

  南二环以北,全长不足一公里的里仁街边,分设了三教寺幼儿园和宣师一附小的两个校区,一日两堵,也成了固定的“功课”。

  堵车以下午尤甚,由于小学下午4点下课而幼儿园下午5点放学,外加周边社区居民回家,街道往往被堵得水泄不通,连自行车都难以腾挪。

  周一也不例外,下午3点20分刚过,头发花白的许先生,就驾着自己的“新能源电动车”,来里仁街西口占了一个路边的位置:“待会孙子就下课,早接早走,还不堵。

  “这地方路窄,没法不堵。”纵然承认“一日两堵”的事实,在许先生看来,把道路拥堵的责任都加在家长身上仍不合适。即便没有校区,路侧乱停车,开车不守规矩等现象仍然存在:“无非放学车多就显出来了。

  里仁街道路两边,隔几十米就竖立着路标,不断提示着周边学校等信息。其中最多的,还是禁止停车的标志,然而即便在标志的正下方,仍然有车停放。

  “不是管不了,是不想管。不信你连着贴条,贴一个月瞅瞅,还有没有人停。”指着路边违规停放的车辆,孙先生多少有些愤慨,“我们接了孩子就走,可他们天天就这么停着。”身边另一位家长则多了几分无奈,“真管不了,都是住这儿附近的,不让停这儿,还能停哪儿?

  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间,路口的车辆也开始拥堵起来,自行车、三轮车和机动车混杂的状态,也让原本就狭窄的道路更加拥挤。

  “学校出几个人维持秩序容易,但解决不了根本的两个问题。一是家长开车来接孩子,二是学校周边没地方停车。”在更多的受访者眼中,治理校前拥堵,远非是学校和家长所能解决的命题,居住在里仁街的张妍就是其中之一。在她看来,除非学校周边都配备专门的停车场,并严格执行停车管理制度,否则治理拥堵只能是一句空话,“这周边不正拆迁么,能不能今后盖个大停车场,把我们周边老旧小区的停车需求都解决了?问题解决了,大家自然不会占道。

  “人家学校门口是大路的都堵,我们这小路没人管,更得堵了,时间长了大家就适应了。”接到了自己的孙子,何女士快步走向自己的三轮车,在她眼中,“适当”的拥堵甚至有些好处:“放学孩子到处跑,堵一下车走得慢,我觉得还安全。非让我说的话,光说车多不行,怎么不问问这幼儿园不是应该接收周围的孩子么,为什么都开车来接?”(来源:北京晚报 主笔:吴楠 周明杰 莫凡 )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