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何感慨:要是瞿秋白同志还在就好了

24.10.2014  12:32

瞿秋白(1899―1935),原名霜,28岁成为党的第三任最高领袖。他学识渊博,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同时也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毛泽东曾感慨地说:“怎么未有一个人,又懂政治,又懂文艺,要是瞿秋白同志还在就好了。”瞿秋白多才多艺,喜爱文学、文学评论、诗词、小说、篆刻、绘画,同时精通俄文,翻译过多部俄文文学名著,还喜欢音乐,善吹箫,能唱昆曲。

  瞿秋白渊博的知识源自于他酷爱读书,尤其喜欢和同学、朋友、同事共同研讨文学、社会和政治问题。

  瞿秋白出身于没落的官宦家庭,父母都是读书人,早期受过较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早在读常州府中学堂时,瞿秋白就喜欢和张太雷等好友谈论诗词、小说、篆刻、绘画。他曾对张太雷等同学说:“我看,做一个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起码要懂得中国的文学、史学和哲学。文学如孔子与《五经》,汉代的辞赋,建安、太康、南北朝文学的不同,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特点,史学如先秦的诸子学,汉代的经学,魏晋南北朝的佛学,宋明的理学等,都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否则怎能算一个中国人呢?”

  这足以从侧面证明瞿秋白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他在遗嘱《多余的话》里说:“中国的旧书,十三经、二十四史、子书、笔记、丛书、诗词曲等,我都看过一些。”

  后来,家道败落,母亲因无力承担生活的重压,自杀而死。从此,一家人七零八落。瞿秋白在《多余的话》里回忆说:

  我在母亲自杀家庭离散之后,孑然一身跑到北京,只愿能够考进北大,研究中国文学,将来做个教员度过这一世。什么“治国平天下”的大志都是没有的,坏在“读书种子”爱书本子,爱文艺,不能安分守己地专心于升官发财。到了北京之后,住在堂兄纯白家里,北大的学膳费也希望他能够帮助我——他却没有这种可能,叫我去考普通文官考试,又没有考上,结果,是挑选一个既不要学费又有“出身”的外交部立俄文专修馆去进。这样,我就开始学俄文(一九一七年夏),当时并不知道俄国已经革命,也不知道俄国文学的伟大意义,不过当作将来谋一碗饭吃的本事罢了。

  一九一八年开始看了许多新杂志,思想上似乎有相当的进展,新的人生观正在形成。可是,根据我的性格,所形成的与其说是革命思想,毋宁说是厌世主义的理智化。所以最早我国郑振铎、瞿世英、耿济之几个朋友组织《新社会》杂志的时候,我是一个近于托尔斯泰派的无政府主义者,而且,根本上我不是一个“政治动物”。五四运动期间,只有极短期的政治活动。不久,因为已经能够查着字典看俄国文学名著,我的注意力就大部分放在文艺方面了。

  1919年11月1日,《新社会》创刊。瞿秋白、耿济之、许地山、瞿世英等负责撰稿和编辑,郑振铎负责集稿、校对和跑印刷所。《新社会》《发刊词》说:“中国旧社会的黑暗,是到了极点了……我们改造的目的就是要创造德莫克拉西的新社会——自由平等,没有一切阶级一切战争的和平幸福的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