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覆盖率目标写入政府报告的深意

05.04.2016  11:04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持之以恒,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报告》还明确了森林覆盖率目标。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独立成章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到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堪称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的实施,到《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的出台;从中央到地方的铁腕治污,到如今的“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要求……这些都体现了党中央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留住“绿水青山”等方面的魄力与决心。应该说,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组合拳的祭出,整体而言,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大气污染整治工作初见成效,公众的生态意识也有了显著提升,阶段性的成绩可圈可点,也值得大书特书。
  
  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全国各地对于生态环境的“欠账”太多,对生态的改善注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主要体现在个别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还停留在“口头”上,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对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大开绿灯”,在政绩的驱使下依然对“带血的GDP”情有独钟;其次,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一些企业转型缓慢,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和破坏;其三,尽管近年来公众对植树造林有所重视,但目前我国和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第四,绿色低碳意识还未能真正融入公众生活,还在延用一些不利于环境改善的方式等。
  
  在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今后五年的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等。这些指标都很具体,也很有针对性。
  
  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充分调研、反复斟酌的结果,是基于现实掂量的“数据呈现”。应该说,这个目标不会轻而易举就能实现,需要所有人“披肝沥胆”“风雨兼程”,才能渡到成功的彼岸。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真正将绿色环保理念植根于执政方略间,深化领导干部任职考核,坚决杜绝环评不达标的项目开工建设,同时将新环保法这一利器运用到“极致”,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零容忍”;其次,对以往一些传统的高耗能企业,政府要采用补贴等措施,进行改造升级;第三,改善生态不仅是政府的职责,更是公众的分内事,因此,无论你身处在哪一座城市,都需要用绿色、生态的理念支配自己的生活,从力所能及的方面做起,比如开业庆典、春节不放或者少放鞭炮,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驾车或者少驾车等。
  
  “十面霾伏”的切肤之痛谁都经历过,保护环境、修复已经破坏的生态,打造一个“山清水秀”的公共生活空间,谁也不能置身事外。只有让“绿色发展”融入我们的生产生活,让“绿色”真正成为一种“时尚”,久久为功,驰而不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公众才能得到更多福祉。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