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根留住》新书发布暨“乡村价值与乡村振兴研讨会”召开

23.04.2019  14:41

本网讯 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党委宣传部、农民问题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把根留住》新书发布暨“乡村价值与乡村振兴研讨会”于4月20日召开。

把根留住: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一书2019年1月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围绕乡村价值阐述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容,通过大量案例分析了乡村振兴的路径与方法,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会议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项目负责人主持,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和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致辞。著作者人文与发展学院朱启臻教授全面介绍了新书的主要内容及对乡村振兴的意义。他认为乡村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种价值,乡村振兴只有在遵循乡村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深刻认识乡村与产业的关系、乡村与生态的关系、乡村与文化的关系、乡村与老百姓生活的关系以及乡村与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密切关系,才能把握乡村发展特点和规律,才能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目标。

应邀出席研讨会的专家对《把根留住》新书的出版给予高度评价,并从不同侧面就乡村价值与乡村振兴内容发表演讲。中国社科院农发所书记杜志雄教授认为,《把根留住》是一部用脚、用心、用感情写出来的充满着对“三农”热爱的著作,不仅揭示了乡村的结构和乡村振兴的内容,也提供了研究和分析乡村的方法。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朱守银教授则认为,《把根留住》一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尊重乡村的特殊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切忌用一刀切的思维建设乡村。中央党校博士生导师徐平教授从人类学的角度论述了《把根留住》的深刻含义,认为社会无论如何变化,“”是不能变的,守住根,就守住了中国优秀文化,是该书告诉人们的最重要的道理。北京市农研中心研究员张英洪认为,《把根留住》是新时代“三农”研究的代表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北京农职学院朱启酒教授是乡村价值理论的实践者,他认为一些乡村建设之所以失败,根本的原因是违背乡村价值理论和排斥农民主体地位。北京工业大学李华东教授从如何避免“建设性破坏”“保护性破坏”的视角,认为该书的价值在于为人们明确了乡村文化载体的意义。中国农业大学规划设计院董事长张德林认为,《把根留住》对规划设计机构来说是一部具有指导意义的著作,只有理解了乡村,才能规划设计好乡村。农民日报社副秘书长,新闻采访中心主任焦宏,采访过许多成功和失败的乡村建设,他认为乡村的味道就是乡村的价值,时代潮流对传统乡村的冲击可能是无法阻挡的,但是必须重视如何才能保住根的传承,这是对我们精神需求的回应,也是《把根留住》一书的价值所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新农村文化研究所所长彭维锋从经济强村建设角度论述了把根留住的重要性,认为经济强村的发展也必须注意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校人发学院副教授高瑞琴表示,乡村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无疑就是我们寻找文化自信的最好载体,该书的出版为进一步研究乡村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课题,展示了巨大的研究空间。人发学院副院长何慧丽教授在总结中表示,要把根留住,还要把根滋养好,知识分子和学者需要有知行合一的自觉,要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保持一颗学术雄心,为理论和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把根留住: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是中国农业大学 “双一流”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2018年以来,学校在国家战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四个领域出版了《把根留住: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农技推广体系的转型与创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农村组织与农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县域金融扶贫的田东经验》《阡陌共语——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纪实录》《稼缘——中国农业大学校友风采录(之一)》6本图书,还有6部作品将陆续于年底之前出版。以上出版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负责实施。

来自北京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和乡村的代表40多人参加了论坛。《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新闻出版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数家媒体参与了发布会,新华社、《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等媒体报道了本次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