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条背街小巷将完成提升

28.03.2018  21:05

  今日上午,记者从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大会上获悉,2018年北京市将完成1141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和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其中核心区完成615条,中心城区及通州区完成526条。

  改善环境品质

  211条街巷“达标

  据悉,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首都文明办、市城市管理委牵头,按照“抓创建、治顽疾、促提升”总体要求,从2017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在核心区2435条背街小巷开展以“十无五好”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提升和文明街巷、文明商户创建活动。

  目前,已有211条街巷达到“十无”标准,涌现出王府井大街、大栅栏商业街等一批文明有序、各具特色的达标街巷,群众身边的环境品质有效改善。推动疏解整治提升工作落地落实,在整治过程中,市城市管理实施广告牌匾规范管理,城市景观布置等工作,东城区招募“小巷管家”1999人,西城区组建了1423个“自治共建理事会”有效推进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

  在城六区及通州区2018年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和深化文明创建工作方案中,记者注意到,2018年北京市将完成1141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和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其中核心区完成615条(东城区300条、西城区315条),中心城区及通州区完成526条(朝阳区336条、海淀区68条、丰台区66条、石景山区21条、通州区35条)。

  记者了解到,首都核心区(东城区、西城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标准为“十无一创建”。其中“十无”即无私搭乱建、无开墙打洞、无乱停车、无乱占道、无乱搭架空线、无外立面破损、无违规广告牌匾、无道路破损、无违规经营、无堆物堆料。“一创建”为创建五好文明街巷,这五好指的是公共环境好、社会秩序好、道德风尚好、同创共建好、宣传氛围好。

  中心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通州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标准为:八无两规范一创建。

  “八无”为无私搭乱建、无开墙打洞、无乱占道、无外立面破损、无违规广告牌匾、无道路破损、无违规经营、无堆物堆料。“两规范”指规范停车、规范架空线。

  逐步解决“停车难

  全面推行“街巷长”机制

  据悉,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将依据《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设计管理导则》,结合街巷实际,编制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设计方案,推行街区责任规划师、建筑师,征求辖区单位和居民意见。打造符合地区风格展现首都风貌的高质量背街小巷市容环境。

  以拆除违法建设,解决胡同停车和完善便民设施为突破口,逐步解决背街小巷停车难、乱停车问题。加大对便民服务设施的建设补充。街巷公厕筛选后纳入“厕所革命”清单。

  全面推行“街巷长”机制,建立“小巷管家”队伍制定,出台街巷长和小巷管家工作指导意见,明确职责、派选标准和工作机制。各区建立落实组织体系,做好街巷长的派选,小巷管家招募及培训研究制定考核激励办法。进一步构建多元共治的良好工作格局。(来源:法制晚报 记者:王思思)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