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钤老宅 租户住了一多半
京报网讯(记者张硕)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朱启钤先生,上世纪30年代买下了东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院,并且自己主持修建了这处居所。现在,这里已是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多年的私搭乱建、房屋出租,让这个宅院早已失去了当年的风貌。有文保爱好者呼吁,希望妥善修缮并保存好这个老北京的院落。
赵堂子胡同3号院,位于朝阳门南小街与金宝街交叉口的东南侧,整个院落在朱启钤居住时约有3000平方米。据记载,解放之后,朱启钤将宅院捐赠国家,和家人搬到了东四八条居住。
严格算起来,朱启钤在这座宅院中度过的时光有十多年。后日寇占领北平后,这座院子也被占用,直到抗战后才发还。但由于朱启钤在北洋政府和民国时期的政要地位,且30年代收购此院子后他悉心营造,让这个院子与传统的北京四合院又有所区别。据记载,院子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被一道连廊分开,连廊上布满彩绘,相当精美。
而今,走进广亮大门,院子的连廊仍存在,只是两边堆满了杂物。院里老居民说,这个院子在解放后用做外交部幼儿园,上世纪60年代改成了普通民居。“早年间,一进门是影壁,从旁边的二道门绕进去才是连廊。”后来居民们觉得这样太麻烦,遂将影壁开了个洞,让连廊直对着院门。
院子里面,两层楼高的老房屋脊和平顶的私搭乱建房起伏交错,已无法看出当年的格局。按记载,连廊两侧应该是各四个小院落,但如今已经难以辨认,房屋之间都仅剩下一米多宽的道路。“那间房,据说朱启钤在的时候是个舞厅,院子局部就像一个高级的会所。”有居民回忆道。院落中随处可见的彩画描绘,则在“文革”期间被铲掉了。1976年唐山地震后,院子里的临时房如雨后春笋,让尚能看出当年形态的大院变成了如今的样子。
连廊东侧,还立着一栋二层小楼。居民们说,这栋小楼是2009年盖成的,当时还有媒体报道了这里私盖小房一事,但并没有被查处。院子门口堆积着十多袋水泥,“这几天又有人要开工盖二楼了。”一位老居民说,该院作为外交部的宿舍,曾居住过不少外交部的官员。但目前,超过半数的平房都已被出租。“如果把后建的房子都拆了,应该还能看出当年的样子,因为加盖小房的时候,主体的房屋基本上都没怎么动。”
有文保爱好者呼吁,将朱启钤故居腾退、修缮后妥善保管。不过居民们说,目前这里并没有任何腾退的消息。 文并摄 J233
人物链接
朱启钤(1872—1964),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曾任民国时期北洋政要,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古物陈列所)和北京第一个公园——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贵州开阳人,字桂辛,晚年号蠖公,是我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