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中国人民大学青年教师张晓萌谈高校马原课:要“到课率”更要“抬头率” 

06.05.2016  12:39

提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相信绝大部分年轻人对这门大学必修公共课程都不陌生。近日,中国青年网记者在连续旁听了北京多所高校的多节马原课后发现,这一课程的到课率普遍较高,但学生课堂参与度、教师与学生互动度差强人意,个别学生在课堂睡觉、玩手机的情况不容回避。

而与这些课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也有一部分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教学不局限于课堂,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关。4月13日,当记者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马原公开课旁听时,就碰到了这样一位老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张晓萌。在她的课上,学生们总是欢笑不断。课后学生们又会带着课堂上自己的兴趣点和疑问去进行调查研究。作为思想结晶,张老师还会将同学们和自己的观点汇总到一起,并通过学院思政教研室运营维护的微信公众号“别笑我是马原课”和“马原课请睁眼”发表。

据了解,已到而立之年的张晓萌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清华大学,并公派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做访问研究员。回国后到人民大学任教,曾在第八届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奖。正因为与学生年纪相仿又愿意和学生互动的缘故,她在学生们之中有着不错的口碑。

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时,张晓萌表示,目前高校马原课的到课率有了保障,在这一基础上还应注重“抬头率”,90后的学生思想活跃,特别关注中国现实问题,但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受到网络文化和不同社会思潮的影响,面对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和思辨精神,“要慎重区分批评与抹黑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对中国道路的信心。

中国青年网: 你为什么选择在马克思主义专业教学?

张晓萌: 之前我在北大和清华两个哲学系的学习,给我铺就了一个很好的学术基础。在多种哲学思想体系比较研究之下,我深深的感觉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魅力,所以,我希望能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对马克思主义有更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后来我两度到国外留学。亲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亲眼看到《资本论》在全球热销,世界范围内兴起重读马克思的热潮。这让我意识到只要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因此,我们有义务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并结合国情的独特性进行新时期解读。所以,我做出了在马克思主义专业教学的决定。

中国青年网: 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是否对你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影响?

张晓萌: 我觉得,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个理论的学说体系,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现实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分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对历史的能动性参与体现了实践性,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和对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追求体现了积极的价值取向。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科学和信仰是统一的。这是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中国青年网: 你觉得现在的学生有什么特点?

张晓萌: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课程到课率现在有了保障,但是在到课率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抬头率。我们现在是在跟什么争学生的眼球?

互联网技术、新媒体时代,大家可以很便捷地接触到网络上非常丰富的知识。当你谈论的每个问题学生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回应的时候,你就必须通过挖掘课堂独特性来赢得他们的眼球。现在90后的学生思想非常活跃,对社会热点问题特别关注,尤其是中国现实问题。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的表达欲望非常强烈,也有很强的思辨精神。

国内著名的哲学家陈先达先生曾说过,要慎重区分批评与抹黑之间的差异。其实学生们在这个阶段,并没有一个稳定的价值观念,受到网络上的文化和不同社会思潮的影响非常大,这时候必然会产生一些思想上的困惑,甚至有一些善意的批评意见。这时候一定要尊重和包容他们的观点,让他们充分地表达,表达出去之后,你要针对这些问题对他们进行回答。

你要相信这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信仰的,对中国道路也是有坚定信心的,只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存在困惑。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包容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受尊重,从而愿意与你沟通。沟通的时候,你恰恰可以进行引导,因为我们毕竟在学识上要比他们积累的丰厚一些,知识体系更全面一些,而且我们对道路的理解、对理论的理解、对主义的理解要比他们更深刻一些。所以这个时候才是一个非常好的有效的传达。

中国青年网: 可以感受到,在你的课堂上学生学习互动氛围很好,是否有“锦囊妙计”?

张晓萌: 我总结了一下,在教学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

首先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构建课堂的共同话语。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把学生纳入到教学环境当中来,通过大家能够听得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把这个深奥的理论还原给大家。其次,是要引入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讲解理论。最后,要运用新媒体增强课程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注重课堂教学和课下、线上活动的互动,即相互呼应。

例如,我们学院成立的一个微信公众号——“别笑我是思修课”,就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课上课下互动平台。公众号会刊发学生的文章,刊发理论家、长江学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文章,大家多元的需求都会在平台上得到满足。这个学期在课程上也尝试着打造马原课公众号,叫做“马原课请睁眼”,这个公众号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去维护,这样能直接回应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我们现在已经推送了很多期,广受好评。比如,有学生刚刚学会泥塑,上完马原课回去就自己捏了一个马克思的泥人作品交上来,还有马克思剪纸、印章等。此外,有学生以“资本主义制度之下的人的异化”为主题,自己组织拍摄微电影,在微信上进行推送,反响很好。

中国青年网: 我们在生活中会碰到一些非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学生,他们苦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却会被一些学生视为“另类”。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张晓萌: 我遇到过很多非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很感兴趣,并且阅读了大量马克思的著作,有很深入的思考。尽管不乏一些同学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够深入、全面,甚至也有少部分同学对马克思主义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读。但是,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值得肯定,而且他们有一定的文献研读基础,进行交流和引导相对容易实现。这个时候,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如何运用扎实的研究基础和系统的学术积累把握住学生的思考点和困惑之处,引导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形成正确的理解,引导他们感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和积极价值取向,这是非常重要的。

(张晓萌,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讲师)

原文链接:

[中国青年网]青年教师谈高校马原课:要“到课率”更要“抬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