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积水通道启动防汛改造

29.06.2016  12:34

  本市13座易积水过街地下通道启动不断路式防汛改造,积水超20厘米时可自动报警。昨日,市交通委路政局发布城区33座易积水通道名单,其中包括安慧立交南通道、右安门东通道、马甸桥东通道及西通道等。下月底,改造将全部完工。尚未启动改造的20座易积水通道也将逐步安排专项防汛改造。

  目前,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城区内191座市管通道的防汛工作,其中配备了泵站的排水通道达到95座,占到49.7%。还有96座通道依靠自然排水。

  经过排查,本市尚有33座城区通道容易发生积水。其中有13座通道分别与地铁1号线、2号线、4号线、5号线等地铁线路接驳。

  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副主任郑国富介绍,最近几年,本市汛期降雨较历史同期偏多,局地强降雨天气多发,并常伴有雷电、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发生极端天气造成洪涝等灾害的几率增大,建设年代不同的通道,尤其一些敞口的通道防汛形势尤其不容乐观。此前,部分通道已经通过加高台阶防水。

  排上整治名单的涉及13座通道。其中,景山通道、清洁车辆四场通道、安慧立交南通道、右安门东通道、马甸东通道、马甸西通道、黄庄北街口通道和三元桥北通道共8座通道将首批改造。健翔桥北通道、马甸5号通道、马甸6号通道、马甸7号通道和马甸8号通道共5座通道第二批改造。7月底,这些通道的改造将全部完工。

  此次改造主要是通过增加集水坑及水浸报警系统,在积水超20厘米时可自动报警,同时完善排水设施,加高通道外台阶等,阻止客水进入通道等。以前通道的排水池也有水位报警器,但当池内水位到达警戒线时,通道内水位一般已经超限。这次是将报警器挪到了通道里,预警更及时准确。这将成为所有易积水通道的标配。

  13座通道改造升级过程中,不影响市民正常使用。

  另外,西大望和华贸两座通道内还有9部电梯。一旦水深超过50厘米,通道内电梯将停用。

  每座通道都将配通道养护工程师。有电梯的易积水通道,他们将24小时在岗。

  每年入汛前,城养中心还会给通道体检,其中养护企业会对已配备泵站通道的水泵进行遥测,清掏每座通道积水井、雨水口,冲洗排水管道,保证每座通道排水系统正常。

  进入汛期,路政工作人员会在雨中对每座通道进行不间断巡查,保证及时发现、上报、处置积水。(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刘冕)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