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动员”为城市治理支新招 北京废车棚变文化小院
北京的社会组织日趋多元,社会动员正成为一种新的城市治理方式。图为北京阜四社区将一处废自行车棚更新改造为一处文化中心,丰富居民生活。( 摄影:曾鼐)
中新北京网8月2日电 (记者 曾鼐)自行车棚变文化中心、社区制定居民公约、志愿活动如火如荼……北京的社会组织日趋多元,社会动员正成为一种新的城市治理方式。
废自行车棚变身文化中心
位于海淀区田村路40号院的阜四社区,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约有居民800余户。这里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社区内硬件环境较差,文体活动空间缺失。其中有一处自行车棚,年久失修,私搭乱建严重,引起了刘军霞和同事们的“改造”兴趣。
作为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街道办事处社区建设科科长,刘军霞告诉记者,经过与北京橡胶工业设计研究院的合作,2015年将自行车棚改建为一个“文化小院”,免费为社区居民开放。
这座崭新的文化小院类似一个小型“四合院”,占地面积792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480平方米,庭院312平方米,设有悦读馆、国学馆、棋艺馆、议事馆、康复馆、儿童馆、友邻馆和展览馆等多个主题活动空间。
“现在每天的活动都被排的满满当当的。”据刘军霞介绍,目前小院共举办了近300场各类活动,惠及周边居民近5000人。在她看来,文化小院除了丰富民众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改善了日渐疏离的邻里关系。
文化小院,也探索了一条新的文化自治模式。通过“院委会自管、社工事务所运维、政府专家督导”的方式,将企业、政府、社工事务所、居民以及相关社会组织均纳入到阜四小院的运行体系中来:由居民代表和橡胶院单位代表组成院委会,由社区内德高望重、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居民作为名誉院长,出台大院管理公约及相关制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社工事务所为日常运营机构,设“社区文化经理人”,负责日常事务、维护网站等工作;由街道居民科、居委会代表及专家组成督导组,对社工事务所进行定期督导考核。
创新治理 居民公约“上墙”
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新街口街道北顺社区选定居民公约为突破口。
位于白塔寺文保区内的北顺社区,以老旧平房为主,城中村、巷中村、院中村现象明显,外来人口多,经营业态低端,胡同公共环境等亟待改善。
北顺社区原有居民公约制定于2000年,内容较为空洞,形式偏于口号化,居民公约流于形式,无法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发挥指导作用。
于是一场共修公约的计划在这里开始实施。外来人口、邻里关系、文明养犬等具体问题,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调整公约内容,最终通过社区召开的居民会议,表决通过了《北顺社区居民公约》。
今年4月,《北顺社区公约》正式挂牌。公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社区居民生活提出了明确规范,并将公约内容制作成木质标牌,悬挂于方便居民随时观看的社区11条胡同的胡同口。
社区居委会还根据居民实际需求和呼声,建立了社区社会组织——北顺社区胡同监督队,制定了章程,并选出21位胡同监督管理员,对社区公约的落实情况加以监督。
据专家分析,社区居民公约的制定是社区参与式协商的一次有益尝试,实现了社区居民民意的制度化固化及社区治理的多元参与,落实了社区“村规民约”的建立。(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