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把荒漠变绿洲 共建绿色新家园

28.06.2017  16:55
敢把荒漠变绿洲 共建绿色新家园 ——四川全面打响生态脆弱区治理攻坚战
   中国绿色时报6月28日报道(记者 张杨 邢肃睿)  “我们倡议,每一个人都要积极投身到退化土地治理中来,努力恢复荒漠化土地植被,变干热河谷区为生态林区、经济林园,用我们的双手为大地母亲增添一抹绿意和一片生机……”
  在第23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来临之际,6月16日,四川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在全省典型生态脆弱区组织开展大规模植绿惠民行动。主会场攀枝花市米易县,以及宜宾市、阿坝州、甘孜州等7个分会场共同发出了推进生态脆弱区治理的倡议书。
  四川,是闻名遐迩的“天府之国”,也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傲人的绿色,是这片土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最大底气,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最强壁垒。这份底气,这道壁垒,靠的不是“得天独厚”,而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惧恶劣的生态环境,一点一滴将荒漠变成绿洲的勇气和共建共享绿色新家园的执著。
  推进生态脆弱区植绿惠民行动,标志着四川全面打响生态脆弱区治理攻坚战。
   勤治理 增绿量
  6月的阿坝州若尔盖县大草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在草地和沙地之间,“高原柳沙障+灌草复合种植”模式在草地上排列出无数矩形小格子,成为草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每年4月开始,蒙嘉文就要带领治沙群众在治沙点搭帐篷安家,争分夺秒地编制柳沙障,在沙障内种草和插高山柳。
  作为若尔盖县林业局防沙治沙技术骨干,蒙嘉文先后3次参加了全县沙漠化土地监测,走遍了全县16个乡(镇、场),1441个沙化地块,带领群众有效治理各类沙化土地25.9万亩。他常说:“这里是黄河源头汇水区,是中华民族的水塔,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推进防沙治沙,保护绿色家园。”
  是的,这是一场夯基固本之战——沙化土地集中区域地处“中华水塔”,涵养长江、黄河两大母亲河的水源,一旦地表植被不存,东流的母亲河,将面临补给缺失的威胁。
  由于气候、地形、人类活动等因素,四川共分布有沙化、石漠化、干热河谷、灾损创面四大生态脆弱区类型,更是全国唯一既有大面积沙化,又有岩溶地区石漠化的省份。
  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86.3万公顷,分布于18个市州85个县(市、区)。其中,甘孜和阿坝两州就达79.7万公顷,占总量的92.3%。石漠化土地则主要分布在盆地丘陵向盆周山区、高山峡谷区过渡地带的10个市(州),45个县(市、区),石漠化面积7319.3平方公里。西部横断山区的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大渡河、安宁河、白龙江的河谷地带是典型干旱半干旱区,总面积约133.52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74%。而受两次地震影响,全省地震灾区还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创面区。
  1993年,四川在若尔盖县正式迈出了生态脆弱区治理的步伐。
  这一年,若尔盖县、石渠县被确定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点。国家、省先后投入资金1200万元,治理沙化土地7.8万亩,让一片片裸露的沙地披上了“绿装”。
  此后,四川步履不停加快推进一系列治理工程。
  2007年,由四川省财政厅和省林业厅牵头,启动省级防沙治沙试点工程,先期在若尔盖、红原、理塘、石渠4县开展治理,至2017年治沙范围扩大到21个县。
  2008年,四川启动17个石漠化严重的县(市、区)治理,工程县岩溶面积达18163.9平方公里。
  2013年-2015年,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川西北高原省级防沙治沙试点8个工程县的治沙成果进行全面巩固。
  2013年,四川启动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明确在2020年前投入资金32.22亿元,治理沙化土地28.85万公顷,目前已完成治沙面积3.56万公顷。
  辛勤的汗水催生了胜利的果实。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四川省已完成新治沙及成果巩固约137万亩;治理岩溶面积约3627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17个石漠化治理项目区森林覆盖率提高1.4个百分点,林草植被综合盖度增加1.7个百分点,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49万多吨,每年新增土壤蓄水能力近80万立方米。
   重治理 强举措
  在若尔盖,受到沙化威胁的草场面积达15.6万公顷,全县年经济损失达2100多万元,土地沙化严重影响着牧民群众安居乐业。
  “唯有提升治理措施的科学性和技术性,才能把效果做到最好。”蒙嘉文说。
  2007年及2010年,省林业厅两次组织包括6名“两院”院士在内的40多位专家学者开展大规模科学考察,进行科学论证,掌握了沙化现状,分析了沙化成因,提出了综合治理对策措施。
  专家一致认为,四川沙化土地以轻度沙化为主,总体处于发展初、中级阶段,正处于防治的最佳时机。
  摸清家底后,《四川省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规划》《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四川省防沙治沙规划》等多项规划出炉。
  而在治理过程中,针对各地荒漠化成因不同、气候差异大的现实,每一个项目启动前,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环保、畜牧等部门和有关专家、技术人员都会被请到决策层和项目现场。
  2007年-2016年,结合多个工程项目,通过围栏及沙障修复、有机肥补施、灌草补植补播、延长封禁管护期限等措施,若尔盖共使用各类资金26625万元,治理各类沙化草原23619.79公顷,占沙化总面积的29%。
  如今,四川每5年进行一次沙化监测,掌握沙化现状和变化情况,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全省其他生态脆弱区域更是以不同的“战术”,收获了一片片绿水青山。
  攀枝花,身处典型干热河谷地带,要完成生态复绿,就必须解决一个世界性难题——干热河谷造林。
  面对山高坡陡、无土缺水、土壤瘠薄和干旱持续时间长的区域状况,攀枝花开创了“开带撩壕、客土填土、打井取水、太阳能提灌、人背马运、覆膜保水”等多种工程技术措施,按照“建设生态林、发展产业林、打造景观林”的思路,在城市视野区的保安营、马坎、枣子坪、尖山、上沙沟、鸡爪山、橄榄坡等地相继开展山体生态修复与治理。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绿化的瓶颈得以突破,全市有效治理干热河谷重点区域面积3750公顷,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7633公顷,减少水土流失5.38万吨。曾经金沙江干热河谷中的“石头山”,正在变成城市的“氧吧”。攀枝花成为“破解干热河谷区造林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典范”。
  宜宾市兴文县作为喀斯特地貌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千百年来饱受石漠化的严重威胁。
  结合退耕还林和石漠化治理工程,兴文县巧选适应性强,又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油料树种岩桂为主要树种,通过加高加固、整治维修河道,实现“能灌能排”,创建了一个生态经济型的产业模式,让这片土壤瘠薄的大地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与荒漠化抗衡的过程中,四川不断总结提升“战斗经验”,改良“战术”,使荒漠化治理更有章法、更有技术性。
  2009年,四川制定《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实施办法》,确保沙区植被保护、防沙治沙推进有法可依。
  2014年,四川将沙区植被划入四条生态红线。明确“红线即高压线”,任何组织、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破坏。
  落实目标责任制,完善市场监督机制,以改革释放发展活力……系列“组合拳”拳拳到位,确保四川荒漠化治理落到了实处,见到了实效。
   巧治理 促发展
  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地区,往往伴随着最极端的贫困。
  调查显示,四川省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地区高度重合,干旱河谷分布区有79个县,其中67个属贫困县。这些地区贫困因素与生态脆弱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最朴实却充满了辩证思维的发展观,对于世代生活在荒漠地区的人们来说尤为重要,他们比任何人更渴望绿色,在这里,绿色就是摆脱贫困的唯一希望。
  攀枝花市米易县仙山村,地处喀斯特地貌带,土层瘠薄,大石林立。过去,村民通过开荒种植水稻、玉米、烤烟谋生,环境越来越差,村民却连温饱都难以维系。
  改变源于2007年,仙山村迎来了退耕还林、荒漠化治理、新农村建设等工程。村支书带着全村党员走出山门学习外地经验,整合几大工程项目,一边进行生态治理,一边完成产业调整,用青花椒、核桃、樱桃替换掉传统的水稻、玉米、烤烟。渐渐地,村里的环境变好了,村民的收入也得到直线提升,2016年全村实现了整村脱贫。
  如今的仙山村,一栋栋小洋楼掩映在红花绿树之中,公路畅通,村容整洁,村民们都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
  “现在哪个喊我进城去住,我还不得去哟。”村民邓国良对当前的生活表达了十足的满意。
  宜宾市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曾经也是典型的石漠化村和贫困村。依靠“生物治理、工程治理、生态产业治理”相结合的荒漠化治理“春风模式”,春风村成功实现逆袭,彻底告别贫穷。
  全村通过培育栽种适宜石漠化地区生长的樱红李,成功防止了石漠化土地的进一步退化,涵养了水源,改善了当地土地、土壤环境;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种植林下中草药,进一步增加了林地的产出、产值;通过举办花果节,吸引大量游人涌入春风村观花、摘果,催生了这里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
  “春风模式”对当地扶贫脱贫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周边的向阳村、冒水村、千秋村以及巡司镇的芦丰村纷纷来到春风村进行考察学习,对其樱红李栽植技术进行借鉴、引进,扩大了樱红李的栽植面积,形成了规模效应。
  2016年,春风村人均实现年收入19200元,创造了石漠化地区绿色发展的奇迹。
  “生态脆弱区治理,要用巧劲。要治理,先治贫。只有确保兴产富农,治理才能取得实效。”四川省绿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通过参与生态治理和后期管护,让贫困地区人民直接获取劳务收益;通过种植适生经济林果,让贫困地区人民发展经济林产业;通过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让贫困地区人民发展生态旅游业”已经成为四川生态脆弱区治理的基本思路。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自2008年实施以来,四川在17个项目县整合中央涉农资金79.1亿元。在治理的同时,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发展特色农牧林产业、乡村旅游业。数据显示,仅在工程治理中,项目区就新增就业岗位7.5万人次。而项目区过去9年的增收速度,全部快于同期全省平均值。
  2017年,若尔盖县参与省级财政林业防沙治沙项目建设的劳务用工达689人,劳务收入达2000余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2户86人,按照劳务报酬每天每人100-120元计算,人均可增收4200元。
  四川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说,未来,通过创新发展更高效的投入机制、建管机制、激励机制,探索发展生态与开发相结合的治理模式,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将在脆弱地区更加深度融合、相辅相成。
   永治理 谋未来
  生态脆弱区治理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持久战。
  通过多年来的林业生态建设,四川自然生态整体好转,森林覆盖率由1989年的19.21%增加到2016年的36.88%,提高了17.67个百分点,增长了近一倍。然而,四川的决策者们并没有因此而骄傲。
  2016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部署实施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要求全省上下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生态脆弱区植绿惠民行动被列入大规模绿化全川九大行动之一。
  “生态脆弱地区治理是大规模绿化全川的主要短板、难点所在,也是重点板块、关键所在。治理目标如果无法如期实现,大规模绿化全川就有漏项,就谈不上真正成功。”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说。
  2017年,紧紧围绕大规模绿化全川核心任务,按照科学防治、综合防治、依法防治的方针,全省将统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3亿元,用于若尔盖、色达等6个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集中开展以沙源治理、防风林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综合治理工作。同时,借助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的启动实施,全省将对36个石漠化县进行综合治理,以消除生态盲区。
  全省治理目标,锁定在全年完成治沙和成果巩固10万亩,实现中重度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20%;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现石漠化综合治理率达20%。
  在治理技术上,将进一步准确把握生态脆弱区自然地理特点,科学设计和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强化过程监管,加强科技支撑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升治理成效。
  在投入机制上,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和财政支持政策,探索应用“PPP”等投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与修复,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专项资金,确保治理投入常态化。
  在补偿机制上,对因沙化治理等生态建设造成当地农牧民损失,将建立补偿机制,提高其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当地老百姓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中治理和持续管护,使其在改善脆弱生态的同时,提升脱贫增收能力。确保到2020年,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新疆治理沙化土地治理4100余万亩
  国家林业局日前通报“十二五”防沙治沙目标责任综林业网
山西省荒漠化面积年均减少17万余亩
  6月21日,记者从省造林局获悉,林业网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蹲点记
光秃石山渐披“绿装” “产业革命”带富百姓 ——林业网
内蒙古的荒漠化防治“关键词”
   中国绿色时报6月23日报道(记者 王钰 于杰林业网
四川启动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
  6月14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省林业厅获悉,今年四川启动了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在干旱河谷地区79个县(市、区)统筹实施水利、林业、农业等措施配套的水利生态脱贫工程,省级财政安排工程建设资金1.林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