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纪念烈士应成爱国主义教育常态

01.10.2014  11:58
       

  今天是我国第一个公祭烈士日。如何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对广大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教育系统面临的一项新的任务,值得认真探讨一番。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发出了有关通知,对纪念活动提出了要求。但由于是首次设立,再加上紧邻假期,一些学校和部门对纪念活动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也没有组织开展相关的活动。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法定的烈士纪念日。虽然具体名称不同,但举国在这个时刻共同隆重纪念为国捐躯的英雄们的做法已成国际惯例。几年前笔者远赴英国访学,曾亲身体验过英国人过烈士纪念日的情景。11月11日上午11时整,上课的老师主动停下来,带领学生和全体国人一起默哀2分钟。敬仰、尊重、祭奠为国捐躯的烈士,从儿时就开始培养,使得这一观念和做法在英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当时笔者就在想,如果我们国家也有这样一个纪念日就好了。

  不崇尚英雄、不尊重英烈的民族,是没有希望和前途的民族。青少年不崇尚、不尊重英雄,很难造就英雄辈出的局面。我国选择在国庆节前夕开展公祭烈士纪念活动意义重大。它提醒国人伟大的共和国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名烈士用生命换来的。设立公祭烈士纪念日,对于教育系统而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载体,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有利契机,是激发广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设立纪念日只是万里长征刚刚迈出第一步。如何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纪念活动,并且能真正受到感召、鼓舞和激励,才是更重要的。平时总听到有人抱怨爱国主义教育太虚,落不到实处。这次烈士纪念日的设立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千万不能让它流于形式、甚至连形式都没有。学校肩负着育人的重要使命,要利用设立烈士纪念日这一契机,提升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质量。

  一是将纪念烈士教育当成一项长期工作来抓。纪念、缅怀、学习烈士不能仅仅限于纪念日这一天,过后就偃旗息鼓了。要积极构建长效机制,力求使教育活动常年坚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不但要认真策划好、组织好每年一度的纪念烈士日教育活动,还要将英烈教育融入学校教育过程之中。纪念活动和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特点,引导各年龄段、各层次的学生理解和认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烈士事迹和烈士精神,帮助他们找到学习、弘扬烈士精神的切入点。

  二是纪念活动要有形式但不拘于形式。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活动要贴近性强、互动性强和针对性强,力求多样化、个性化、便捷化。活动的覆盖面要广泛,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力争让人人参与。比如,幼儿园的孩子们可以戴朵小红花,小学生们可以讲讲烈士的故事,中学生们可以参观烈士的事迹展览,大学生们则可座谈、讨论、研究烈士的精神。纪念日刚刚设立,在这一方面还需要加紧探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三是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向烈士学习上。烈士是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要将纪念、祭奠活动和向烈士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校园媒体要加大报道力度,积极营造敬仰烈士、尊重烈士、向烈士学习的舆论氛围。要抓紧搜集、整理烈士事迹,为纪念烈士活动提供基本素材。要让烈士“活起来”、“走下来”,让学生有亲近感,让他们能学、好学。

  四是重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不能采取生硬的、简单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而要采取激励措施,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从中受到教育。可以面向学生征集反映烈士精神的文学艺术作品、微电影、微视频、微创作,鼓励他们走访烈士后代,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和传播烈士事迹。

  五是学校各级负责人、教师要带头参与纪念活动。纪念日的设立是个新生事物,学生们接受和参与还会有个过程。学校负责人和老师要起到表率作用,做耐心细致的引导工作,不能简单化,更不能粗暴,也不能出台另类规定,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发不必要的负面影响。(A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