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关乎民族国家认同、社会道德培育、青年价值观引领。截至2014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经走过整整30年,对社会责任、政治责任自觉担当,并始终致力于形式与载体的创新。如今,在许多高校,大学思政课不仅是大学生的必修之课,也是大学生的爱修之课。
培植青年向上向善的人生根基
来源:人民日报 2015-1-22 魏哲哲
如今大学里的思政课什么样?先来看两个场景:
“大家好!欢迎光临刘老师的马原课慕课版。”点开清华大学“学堂在线”“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轻快的音乐,“萌萌哒”的动画马上就会抓住人们的耳朵和眼睛。通过在线开展思政课教学,不仅让课程的内容与形式更活泼,也将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为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了条件。
2014年12月底,福州大学开设了别开生面的思政课“舞台课堂”,并举行了一场以“青春思索”为主题的本科生思政课成果大赛。来自各个学院的同学们围绕“医疗体制改革”“和平外交战略”“文化软实力”等社会热点问题,通过情景剧、主题辩论等方式阐述观点。活泼的形式不仅改变了同学们对于大学思政课的刻板印象,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祖国命运和时代命运的关注。
这两个场景,正是走过30年的大学思政课今天的样貌,不仅深刻,而且活泼生动。
思政学科的设立,承载着价值引领与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使命
信念是本。理想信念,集中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立、建设与发展,正是承载着价值引领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需求和时代使命。
1984年4月,为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教育部下发《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决定在部分高等学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30年实践进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30年过去了,30年间,从无到有,从起点到发展,思政课不仅成为高等学校对于青年人价值引领、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载体,也已成为培植中国向上、向善人生底色的名片。
“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要努力涵育有思想、懂政治、会教育的专业人才。在理论建设上,我们也要在新的学科进程中,进一步彰显理论特色、政治特色和实践特色。”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沈壮海指出。而正是本着这样的出发点,思政学科建设30年来蓬勃发展。
置身于当下的时代背景,思政课在学科建设与教学方式上均面临挑战
高度的开放、空前的互动,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置身于当前开放、融合的时代背景,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学科建设的向度,还是教育教学的向度,都面临着时代命题的挑战。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沈壮海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面临着如何应对国际化的问题,指出要有更宏观的理论视野,要关注大众、关注全景、参与到知识界广泛注视的有关重大现实问题中去并拿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答卷:“当我们的年轻一代远渡重洋时,如何让他们时刻装着一颗‘中国心’?当我们也面对越来越多国际学生的时候,如何在他们心里也培植中国人的约瑟夫•奈口中的‘了不起的善意储备’?这些都应成为我们关注的大课题。”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面临亟须解决的问题。经过30年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已经初步确立,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我们也应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础依然薄弱,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尚不够成熟完善,理论界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学科边界、主客体等问题上存在分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尚未形成科学、权威性的认识,未达成共识。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认识、分析有待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前沿问题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系统。”
增强学科张力、提升学科自信,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
“在更加开放多元的社会背景下,中外文化交流不断向纵深发展,我们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乃至整个理论体系,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文化大环境、大趋势的影响。要想提高学科理论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就必须拓宽理论视野,立足中国实际,用世界眼光把握学科建设的特点、规律。”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杨晓慧指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要加强跨文化研究,“要在不同文化的对话和沟通中,增强学科张力,提升学科自信,传播中国价值,弘扬中国精神。”
还有专家指出,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自觉地锁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个重大主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讲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地植入人心,都是建设。
要做到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不能沿袭传统教育形态,必须与当今社会和人们新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相适应,“教与育互动、理论与实际结合、教育与研究共进,实现道理、事理、情理融合的理论教育新形态”。沈壮海建议,要直面数据时代,要研究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实务、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等创造的新条件、提出的新课题。
令人欣喜的是,记者从清华大学获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三门本科生思政课也将在慕课平台上线。贵州理工大学、云南经济学院等高校和院系也将陆续为大学生提供线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平台和空间。让科学的、真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走进青年人的内心,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
大学思政课建设,关乎青年人的个体品格建设,也关乎社会品格、民族品格、国家品格的建设,在更加开放多元的社会背景下,走过30年发展历程的大学思政课必将会焕发新的生机!
(http://news.tsinghua.edu.cn)18:18 22.01.2015 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