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建研究院 服务两岸合作发展
我市与北京清华、新竹清华校友会三方共建的清华海峡研究院揭牌,筹建协议昨在北京签订
来源:厦门日报 2014-11-21 林露虹 管轩
厦门市、北京清华大学、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友会共同组建清华海峡研究院。昨日,三方在北京签订筹建协议,标志着这一产学研综合创新平台正式落地厦门。清华海峡研究院将围绕海峡两岸经济社会与科技创新的发展需求,为区域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也为新型创新载体建设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同时,研究院也将成为两岸合作发展的独特纽带、重要智库与强力引擎。
【关键词 人才】
在我市成立的清华海峡研究院将服务海峡两岸合作发展
以清华研究院为平台 不断拓宽人才交流渠道
作为清华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清华大学先后与深圳、北京、河北、浙江共建了四个地方研究院以及多个派出研究院,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需求结合起来,体现出鲜明的清华风格。
在具体建设中,清华大学以研究院为纽带,与地方联合实施技术开发、联合培养创新人才、联合共建科研创新载体,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科研攻关方向和技术转移模式;另一方面,研究院整合学校、企业、政府、金融等要素,在战略新兴领域差异化地引进大项目、搭建大平台、孵化大企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
人才,始终是清华研究院的关键词。地校双方以研究院为平台,不断拓宽人才交流渠道,为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培养和决策咨询提供服务,为地方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位于浙江嘉兴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可以说是清华研究院的范例。研究院在初创之时提出紧贴经济转型发展需求、服务社会的科研价值导向,在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同时,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先行先试。习近平总书记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成立十周年作重要批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十年来的探索实践证明,省校合作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与经济融合的有效模式。”
每个清华研究院的落成,都和服务区域发展的目标相联结——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服务粤港澳地区,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和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服务京津冀地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服务长三角地区。在我市成立的清华海峡研究院,则将服务海峡两岸合作发展。
【关键词 合作】
厦门与清华大学延续不解之缘,三方携手充分发挥优势,助力“美丽厦门”建设
充分发挥三方优势 实现地校各方共赢
构建两岸合作发展纽带是清华海峡研究院的一大特色。清华海峡研究院在两岸合作方面的智库支撑将来自于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二者都是促进两岸合作发展的先进智库。
北京清华和新竹清华有共同的校训、校歌,近年来两校更是在国际上共同打造“清华”品牌,展开了诸多合作研究项目。此次新竹清华校友会作为共建方将充分发挥作用,推动研究院发展。
厦门和北京清华以及新竹清华校友会的此次牵手,也是对不解之缘的延续。不论是厦门鼓浪屿人士马约翰先生在清华倡导体育精神,还是作为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的清华校友萨本栋先生抗战时期长汀办学的苦难辉煌等都构成了清华与厦门的独特缘分。厦门与清华的情谊一直延续至今,北京清华大学多次在厦门举办文艺演出或艺术团交流活动等。
如今,厦门正处于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三方携手设立清华海峡研究院,能够充分发挥两校在学科、人才和研发等方面的优势,也能够充分发挥厦门在区位和城市综合实力等方面的优势,实现高校与地方产学研的深度合作,形成区域创新中心,切实助力“美丽厦门”建设,切实推动海峡两岸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全面发展,实现各方共赢。
【关键词 发展】
以厦门火炬高新区为载体,清华大学与我市配合推出专项支持计划,设立了厦门海峡清华创业基地
研究院对接厦门火炬高新区 推动地校产学研深度合作
清华海峡研究院成立后,厦门火炬高新区将作为研究院产业推进职能的主要对接载体。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研究院的落地不仅对火炬高新区产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对厦门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研究院强大的智力基础将为美丽厦门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宝贵意见建议。另一方面,研究院将产学研相结合将加快推进我市产业发展。
突出产业导向,通过创新驱动,助力“产学研”的齐头并进,一直是厦门火炬高新区发展的题中之意。目前,清华海峡研究院正积极推进与北京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和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三方合作,在清华海峡研究院框架下成立车联网与新能源联合实验室,进一步推动相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清华大学与厦门金龙合作时间较长,在我们合作的三种产品进入产业化阶段时,正巧遇上清华海峡研究院成立,可以说是一个双赢发展的好时机。”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范晶晶博士表示,未来他们将力求打造一个集清华大学的技术资源、金龙集团的产业化平台以及海峡研究院政策资金等方面优势于一体的产学研专业平台。
以厦门火炬高新区为载体,清华大学还与厦门市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推出了“清华团队在厦创新创业专项支持计划”,设立了厦门海峡清华创业基地,帮助更多源自两岸清华的学生、校友、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的高科技领域早期项目实现产业化。
【关键词 体系】
清华教授指导我市多规合一工作,助力我市城市转型发展
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服务厦门城市转型发展
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清华海峡研究院发展的重要一环。研究院将设立应用研究机构,机构的研究内容则紧贴时代发展和区域优势,包括北京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与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成立车联网与新能源联合实验室;以北京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金融科研、人才优势为依托,成立金融研究机构,搭建两岸金融人才培养基地;在清华海峡研究院框架下成立海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与厦门市相关委办局密切配合,着力推动可信交易、电子发票、两岸网络自贸区三大专项;成立移动互联与大数据研究中心等。
助推科研及产业项目,亦是研究院服务区域发展创新的一大内容。今年9月13日,清华紫光集团与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举行签约,厦门清华紫光集成电路产业园正式落地厦门,项目投入运营后,预计年度总营业收入将超100亿元人民币,税收超5亿元人民币。
在服务城市转型发展,研究院同样将扮演重要角色。去年8月,我国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1岁高龄的北京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就专门写信,为“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出指导意见。今年8月,吴良镛先生还指导了厦门的“三规合一”工作。
【亮点项目】
海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海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已进驻火炬高新区办公。研究中心由北京清华大学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在厦门市的支持下,在清华海峡研究院框架下设立。研究中心与我市相关委办局密切配合,着力推动可信交易、电子发票、两岸网络自贸区三大专项。
参与研究中心工作的助理研究员于潇介绍说,研究中心为电子商务的研究与产业转化搭建了平台,在具体专项的确定上,则囊括电子商务的上下游,服务电商、服务消费者,营造良好的电商环境。
三大专项中,厦门电子商务可信交易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的进展工作最快,目前已处于前期准备工作中,预计今年底试运行。“可信”二字大体勾勒了平台的作用,于潇说,为解决网络市场假冒伪劣商品、欺诈行为、市场主客体可信度低等问题,可信交易平台将通过法规、标准和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治理网络市场,提供企业/商品基础信息和网络信誉查询、防伪认证以及违规信息监测等服务。简单理解,可信交易平台好比一个可信“黄页”,商家和消费者都可在上头查询到自己需要的有关电商的可信信息。
于潇透露说,不久的将来,相关产品的包装盒上将贴有可信厦门的二维码,市民通过扫描二维码,便可登录可信厦门平台,查询商品的真伪和信用度。
电子发票的相关研究工作也在推进中。电子发票不同于网络发票,其无需打印,真正实现了发票从线下走向线上和无纸化办公。
一个亮点是,研究中心将推动“网络丝绸之路”建设,打造两岸网络自贸区。所谓“网络自贸区”,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之间,依托跨境电商平台进行贸易,依托网络开展相关管理和服务的无固定物理区域的动态贸易区域。根据计划,研究中心将开展以两岸“新三通”为特征的网络自贸区与网络丝绸之路的规划工作,探索网络自贸区的发展经验。
车联网与新能源联合实验室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与厦门金龙合作的金龙混联式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器已经收到近百台的订单,预计11-12月份开始生产。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罗禹贡副教授介绍说,清华大学与厦门金龙的合作开始于2009年,双方共同签订了混联式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器的开发合同。他用“一拍即合”来形容当初双方的合作,“一方面是金龙集团刚好到清华访问,企业本身有车辆智能安全方面的开发需求,另一方面,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能提供业务和技术上的支持。”
承接良好的态势,双方在海峡研究院的框架内,下设了车联网与新能源联合实验室,其整合海峡研究院、金龙集团和清华大学三方的力量,力求打造一个集清华大学的技术资源、金龙集团的产业化平台以及海峡研究院政策资金等方面优势于一体的专业平台。“海峡研究院的设立,不论是对火炬高新区、厦门市还是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平台,对于满足多方的需求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罗禹贡说,目前,双方已成功研发金龙混联式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器、金龙增程式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器和金龙客车交互式侧翻预警系统三种产品原型。
罗禹贡说,为进一步增强合作,双方将成立厦门维禹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目前维禹汽车正在筹备落户厦门火炬高新区。“我们合作的目的就在于依靠我们本身拥有的国内外先进技术资源,为金龙提供智力支撑。”罗禹贡介绍,维禹汽车将承接清华大学的研究成果,为金龙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和产品,覆盖混合动力电动车整车控制技术、侧翻预警等汽车电子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双方研制的三种产品,其技术都处于同行业的领先水平。“我们通过融合国内外先进技术,把产品做得更精更优。比如,混联式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器的油耗更低,按国家标准测试的结果,国内一般的油耗在18.6升,而我们生产的产品油耗只要17.6升。”罗禹贡如是说。
“在两岸合作方面,我们将会充分利用清华大学在台湾的学术交流基础,整合台湾大学的科研力量,实现技术交流和产业化的平台搭建。此后,我们也希望能借助金龙集团等一些企业的资源,推动大陆企业与台湾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罗禹贡说,目前有关实验室的构想已大体明晰。
谈及未来展望和规划时,罗禹贡表示,车联网包括车与车之间的互联,车与互联网之间的连结等,实验室将基于交通、信息等系统,推动车辆向更加安全、节能、娱乐、舒适发展。
【名片】
清华海峡研究院
三方共建 惠及两岸
在机构性质上,清华海峡研究院由北京清华大学、新竹清华大学校友会与厦门市政府三方共建。研究院注册于厦门,服务福建,辐射全球;研究院拟设立为独立事业法人,实行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拟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研究院院长由北京清华大学推荐,由理事会聘任。
与其他清华研究院不同,除了具备成果转化和产业促进、应用技术研发等主要功能外,清华海峡研究院还肩负海峡智库建设的任务,同时将为两岸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在运作模式上,研究院将作为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新型产学研综合平台。研究院拟在厦门设立主院区,统筹各项职能;设立平台公司,负责研究院的市场化运营;研究院将充分运用基金等市场化手段、汇聚各方力量,支撑研究院的运营和发展;同时,研究院将构建一个综合性主园区与多个特色园区共同发展的产业园群落。
研究院将着力构建产业型、资源型、智力型综合创新体系:突出产业导向,产学研齐头并进;着力智库建设,服务各项事业;汇聚全球资源,面向国际拓展。
此外,研究院将积极推动两岸各项合作,促进两岸文化交流融合。
清华已成立四所地方研究院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成立时间:1996年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是我国第一个新型科研机构,无政府财政拨款,无固定事业编制,自负盈亏,滚动发展,生命力来源于机制体制创新。
历经十八年,深研院探索出了一条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实现了研发平台、投资孵化、科技金融、园区基地、教育培训和国际合作六大板块互动发展。深研院把体制机制创新始终贯穿在“四个结合”中——学校与地方结合、研发与孵化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国内与国外结合。
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
成立时间:1998.8
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工研院”)是在时任北京市市委书记的贾庆林同志亲自倡导和直接指导下,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共同组建和管理的事业法人单位。
清华工研院位于清华科技园内,立足清华,面向北京,依托清华大学的科技力量、科研基地、科技成果,在政府资金的引导下,通过多元化资金渠道的介入,为北京市的高新技术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改造提供技术支持和项目支撑,使清华大学成为发展首都经济的重要科技源头,成为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孵化中心、企业发展的服务中心、科技信息的集散中心和政府决策的咨询中心”。
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
成立时间:2002.8.12
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河北院”)成立于 2002年8月12日,系清华大学与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共建,总部位于河北省廊坊市。
河北院坚持“省校合作的桥梁、成果转化的平台、技术创新的源泉、人才培训的摇篮”的定位,以“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做贡献”为目标,在科技创新、政产学研合作、教育培训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成立时间:2003.12.31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是由浙江省与清华大学联合组建的研究机构,是浙江实施“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战略中组建的一个新型创新载体。
坚持科技研究,坚持产业发展的办院方针,发展定位是省校合作的桥梁,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平台,成果转化的基地;发展模式为“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