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大会在京开幕 专家详谈指南定位

24.04.2021  00:01

  中新网北京新闻4月23日电    “2021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今天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各肿瘤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学术研究成果,讨论行业发展动向,见证多部指南更新。

过去五年共发行百万册指南

  从2016年推出第一部CSCO指南至今的六年时间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各指南小组专家不断针对各自领域的临床实际问题,制定常见恶性肿瘤诊治指南,推动中国规范化肿瘤临床诊疗。过去五年共发行了百万册指南,800多名中国临床肿瘤学者专家同心协力、积极参与指南撰写和宣讲推广。

  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教授江泽飞介绍,今年将更新鼻咽癌、胆道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分化型甲状腺癌、结直肠癌、恶性血液病、淋巴瘤、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等23部指南。同时,将首次出版神经内分泌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转移肿瘤、神经肿瘤围手术期糖皮质激素应用、抗肿瘤治疗所致心血管毒性防治、癌症恶液质、肝内胆管癌、淋巴瘤指南PET-CT分册、肿瘤相关贫血、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MDS10部指南。

  新版指南将在本次指南大会和九月CSCO年会两批出版发行,2021年CSCO系列指南迎来了大丰收,是迄今CSCO史上指南发布与更新数量最多的一年。

  此次指南大会创新报告形式,根据肿瘤部位分疾病系统设专场,并在每个领域专场当中,横向覆盖了肿瘤的不同时期和亚型,重点介绍和梳理新版CSCO指南更新要点。

专家谈指南定位、发展规划

  与会专家们从CSCO指南的制定初心、当前定位、发展规划等多个方面回答了记者提问,讲述了CSCO指南的“前世今生”。

  CSCO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教授吴一龙谈到,近年来中国学者在国际范围贡献了很多中国声音,自2016年发布了首部CSCO肺癌诊疗指南起,CSCO指南一直对证据类别进行细致划分,考虑具有中国特色且被国际认可的研究内容,从而做到基于循证证据并尊重专家意见。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理事长、上海同济附属东方医院教授李进作为指南工作组的组长指出,规范诊疗一直是肿瘤诊疗中提高疗效、改善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诊疗指南正是规范化治疗的有利抓手。CSCO诊疗指南,紧跟国际学术进展的同时,更好地顾及中国地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充分考虑医保覆盖、药物与治疗措施的可及性等问题。同时,CSCO指南还将规范化与个体化进行融合,体现了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念,为推动中国肿瘤临床实践的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CSCO监事长、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教授马军表示,随着中国肿瘤学者的不断努力,中国肿瘤创新进程不断推进,指南也随之规范化其临床应用。肿瘤患者与肿瘤医生应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从而提高肿瘤医生的创新积极性,最终造福广大患者。

  CSCO副理事长、东部战区总医院教授秦叔逵指出,医学的发展经历从经验医学、实验医学到循证医学以及向精准医学发展的阶段。CSCO指南反映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也能够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希望通过指南提高临床肿瘤的诊断治疗和研究水平。

  CSCO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教授郭军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王洁结合免疫治疗发展变化谈到,CSCO有专门的免疫治疗专委会,已连续推出免疫治疗相关指南,特别是在不良反应管理方面的指南深受临床医生认可,很好地指导中国肿瘤领域的临床实践。

  在谈及患者教育问题时,CSCO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教授梁军表示,随着肿瘤慢病化的不断演变和CSCO指南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需要指南的不仅仅是临床医生,很多肿瘤患者也会购买指南进行学习和咨询。这是肿瘤疾病特点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必然趋势,未来,CSCO将秉承与时俱进的理念,针对患者群体推出更为合适的指南内容。

  “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任重道远。” CSCO副理事长、吉林省肿瘤医院教授程颖也表示,国际上已出版针对肿瘤患者教育的指南,CSCO指南后续如果发布患者版本,可将内容调整地通俗易懂并考虑如何能够让患者与医生很好的沟通配合,同时还可以考虑将临床研究的数据合理地传达给患者与家属。

  据悉,为期两天的2021年CSCO指南大会上将陆续更新和发布内容丰富详实的指南,数十位业内专家学者在11个专场中就该领域指南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