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上风电作业平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新闻发布会现场
10月17日,北车船舶与海洋工程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崇和实业有限公司在上海发布新型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其吊装能力可满足1000吨以下独桩的吊装和高精度打桩,标志着我国在海上风电作业平台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实现了该领域船舶制造关键技术创新。
我国海上风电资源开发技术落后
我国拥有18000多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可利用海域面积多达300多万平方公里,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东南沿海地区,是世界上海上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20年末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
然而,目前在海上风电项目分布上,欧洲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欧洲已经开展了较大范围的海上风电资源评估及相关技术研究工作,技术手段日趋成熟。而我国相关研究才刚刚开始起步,在海上风电机组安装等技术方面还缺乏研究。海上风电施工专用运输船舶、打桩船舶、安装平台、敷缆船舶、运维船舶等特种工程作业及水下专用设备等大型、成套、专用、产业化技术装备研发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首次实现国内跨行业间的技术融合
新型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由北车船舶与海洋工程发展有限公司与上海崇和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第一次实现了国内跨行业之间的技术融合。利用北车的高铁技术在传播行业内的溢出和创新,促进国家大型装备间的融合与集成,也是在整船系统平台上进行的集成创新。
参会的有关专家认为,中国北车与崇和实业的合作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以企业和市场为主导的技术产业化路径的探索。这次参与的国企、民企、科研机构、甚至还有国际先进技术公司,在合作过程中,形成了产品联合开发的混合所有制模式。实现了投融资、建造、开发、运维、工程等整体产业链的总体融合,从而提高了海洋装备产业化的效率,真正实现装备的创新与升级。
海上风电作业平台领域的重大突破
新型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由我国自主研发,在盛风I型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和性能优化,其在吊装能力上实现了最大幅度满足风机大型化的发展需求,可满足1000吨以下独桩的吊装和高精度打桩,具有作业精度高、安装效率高、操控稳定性强等特点。
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的研发成功有助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海上风电作业平台的自主研发和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