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通向世界性与现代性之路:纪念先锋文学三十年国际论坛举办
11月2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文学院、《文学评论》杂志共同主办的“通向世界性与现代性之路:纪念先锋文学三十年国际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此次论坛分主题发言与国外专家发言、批评家发言、青年学者发言、作家发言四场进行,主要围绕如何看待中国当代先锋文学运动的意义、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研究与当代文学的经典化、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终结与继续的可能、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翻译与海外接受等议题展开。研讨会邀请了诸多国内外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评论家,以先锋文学为路径,讲述中国,对话世界。
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教授主持。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先生在致辞中回顾了先锋文学三十年的历程,指出先锋文学的重要主题是时间和历史。先锋本来就是要自我终结的,但在处理丰盛和复杂的中国经验时,先锋文学没有终结,它留下了重要的艺术资源等待我们梳理和反思。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文学评论》杂志主编陆建德先生认为,先锋文学是在多元碰撞之中发现自己、推进自己,把自己与整个世界相联系。先锋精神在新一代作家和批评家中依然有影响。同时他也希望先锋文学关注现实,焕发出新的活力。
北师大文学院院长过常宝先生代表文学院欢迎海内外学者、作家,介绍了国际写作中心在推动中国文学的国际交流方面做出的努力。他在致辞中强调,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文体价值。
外国专家代表、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主任克里斯托弗•莱尔•迈瑞尔(Christopher Merrill)先生致辞,他认为作家是把被人忽视的东西重现于人的眼前,更希望通过今天的机会和最杰出的作品建立联系。
著名作家、北师大特聘教授苏童先生在致辞中回忆了自己的小说《飞越我的风杨树故乡》,回忆起评论家吴亮先生当时的评论——《苏童的语感》,“语感”这个词让他至今印象深刻。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陆建德先生主持了此次研讨会的第一场主题发言。
著名批评家、《上海文化》主编吴亮先生提到,先锋文学的叙事空间与一个时代的生存空间和话语空间之间的紧张关系,在一个空间越来越被缩小的情况下,先锋文学突然开启了一扇天窗,词语的妖魔全部冲出来了。先锋文学要求生存权、要求空间,这本身就是一种释放。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先生讨论了先锋文学和拉美文学之间的平行关系和影响关系,特别分析了余华的过去与格非的现在。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先生认为先锋文学是80年代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的必然现象,他回应了陈众议教授的观点,是内在逻辑的显现。尽管与西方现代的文学关系暧昧和复杂,依然不能简单用“舶来品”来概括它。他还特别指出先锋文学对20世纪现实主义单极化的突破和把先锋作为某种精神去理解。先锋文学面临的三个问题包括:形式的枯竭;网络写作造成了当今读者没有理解先锋文学的耐心以及视听文明的时代冲击。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先生强调要对先锋文学作文学史的清理和回顾,倾向把先锋文学看成一个宽泛的概念。
著名汉学家、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国际访问学者、瑞士苏黎世大学教授洪安瑞(Andrea Riemenschnitter)女士讨论了先锋文学如何应对全球化的问题,特别提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普世价值的矛盾和文学意义上的底层问题,以及文学创作想象力超越之间的矛盾。著名翻译家、汉学家尚多礼(François Sastourné)先生提到了先锋文学的两种命运,认为当主流接受它的时候,先锋性就消失了;当主流不接受的时候,先锋精神注定是孤独的。阿根廷作家、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驻校作家玛利亚•索尼娅•克里斯朵夫(Maria Sonia Cristoff)探讨了先锋文学的技术在今天是否还存在的可能性问题。芬兰诗人、批评家、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驻校作家泰穆•曼尼宁(Teemu Mannine)讲到反叛式的写作的危险性,文学的力量带给我们的意义就在于探讨孤立的个体如何投入历史和自然环境中,延续我们的独特性。
著名作家、北师大特聘教授苏童先生主持批评家专场发言,六位批评家针对先锋文学各抒己见。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提出“零度的写作”,采用语言的新欧化特征,以及历史叙事中的虚构问题来表述先锋小说内部的元素。并提到先锋作家们不愿意有意识地和后来的作家进行对话,很难形成流传有序的文学传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闳先生认为,先锋文学是一场没有领袖的“新文化运动”,始终强调先锋文学与传统的断裂性。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先生对青年时代的作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先锋文学中出现了焦虑、彷徨的现代人,也有对历史的解构,在解构的同时将虚构发挥到了极致。其中特别提到年轻一代审美趣味的陈旧,这种陈旧背后所预示的精神上的疲软,是今天年轻人要引起警惕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高玉讨论了中国经验和中国式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何言宏先生谈到了先锋文学在80年代以来,中国青年一代精神崛起的过程,以及批评的价值和意义,先锋文学经典化之后怎么办的问题。
高玉教授主持青年批评家专场发言。《文艺报》理论部主任李云雷、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晓琴、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教授舒允中、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庆祥、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敏、青年汉学家、埃克斯-马赛大学在读博士杜方绥(Dubois François)、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国际写作中心副主任梁振华等八位青年学者分享了自己关于先锋文学的看法。
晚间,由著名诗人、北师大特聘教授欧阳江河先生担任主持的作家发言专场将整个论坛推向高潮,余华、苏童、格非、李洱、林白、东西、艾伟七位先锋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相继发表个人看法。
苏童以《1987-1989:我的先锋记忆》为主题发言,回忆了在“文学就是暗号”的年代里与余华、格非二位先锋作家的交往,“文学的形式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就像裸奔之后要不要穿衣服。”
格非同样谈到了自己的青春时代,那时他非常欣赏杰克•伦敦小说中所体现的生命力,正是洋溢的青春促使她写作,“无所顾忌创作属于自己的东西”。“今天的年轻人在青春年华时大都不屑于去做我们当年的事了。当时的文学氛围很好却也转瞬即逝。许多作家正是在思考‘要不要穿衣服’的时候时间就过去了。”
李洱在发言中提到马原的小说带有很强的非虚构特征,他使用非虚构的方式探索虚构,他的作品第一次出现了真实的人。对身体与欲望的表现也是后来作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林白提及当年的先锋代表了睥睨一切的狷狂,自己一直是先锋文学的欣赏者。她还提到了个人化的记忆和想象。
东西表示,在人人求变的时代,先锋小说应时而出,也因此感染了一批又一批人。我们在评论先锋小说时必然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处境,但同时先锋小说也要自我调整与修复,所以某种程度上不必担心读者群的问题。
艾伟认为,在80年代,“新”已经取代“革命”,“我们开始和西方相遇。”先锋的终结是必然的,但它在中国文学划出了一道界线,可以说完全改变了文学的面貌。超现实的寓言式书写使语言更加迅捷,先锋改造了我们的文学语言,它很少用口语,几乎没有对白,是非常精致的书面语言。这种南方性的文学语言被后来的作家特别是南方作家所继承。除了继承先锋文学的形式外,更要深入探索人的复杂性和人的本身。
余华认为,现在不是先锋作家们不愿意写的问题,而是某种程度上80年代的整体文学气氛已荡然无存。“那时我们的阅读状况是‘杂乱’的,卡夫卡、巴尔扎克、沈从文、古典小说等我们同时在读。“那些阅读的作用就好比给堵塞的血管装了几个支架。”
作家发言后,著名批评家吴亮先生以“侦探式”的现场还原对各位作家精彩发言进行了精致点评,幽默的方式赢得在场的阵阵笑声。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先生在论坛尾声进行了学术总结。他认为,先锋文学是重要资源,就像寒武纪地层中的化石,在历史的褶皱中散发出灵光,唤醒了许多记忆。先锋作家不妥协、不屈服的姿态是对当今青年的鼓舞。欧阳江河用《日瓦戈医生》中的一句诗——“拥抱永无终止,一天长于百年”来形容今天的盛会。
最后,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教授向各位学者、作家及到场师生表示感谢,论坛圆满结束。
(写作中心、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