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疫情防控宣传队和学生思想稳定器
中新网北京新闻4月16日电 (记者 杜燕)应该如何看待种种应急防控举措?如何认识国内外疫情处理方式?如何辨析网络上与疫情相关的负面言论?……面对这些在疫情期间困扰学生的问题和相关热点话题,北京高校思政课教师积极回应,用事实阐释理论,用解读事实疏通困惑,帮助学生辨析谣言、污蔑认识真实,让思政课成为疫情防控“宣传队”和学生思想“稳定器”
书记校长上阵
自《北京市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方案》印发以来,北京各高校积极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通过网络直播、线上公开课、网络实践课等多种形式,将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融入思政课教学。
“总书记的回信让大家倍感振奋和鼓舞,我们将在疫情攻坚的最后时刻发挥‘90后’年轻人的冲劲和闯劲,起到年轻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争取最大的胜利,让党和国家放心。”北大援鄂国家医疗队“90后”党员医护工作者表示。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校长郝平视频连线援鄂医疗队代表,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将总书记回信精神作为自己的思想指引、行动自觉、实践坚守。
清华大学举办“国家战‘疫’中的中国经验和民族精神”主题团日活动,校党委书记陈旭参与讨论发言,希望同学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强化担当精神,做堪当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线上讲授《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展望》,全面分析疫情对经济形势的影响,公开课上线一天,观看量超过500万人次。
引入战“疫”一线事迹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校长徐安龙分别以导论课形式带头讲,还在思政网络直播课堂中引入了抗击疫情一线师生的鲜活感人事迹,形成事迹宣讲、专业教学、思政教育“三位一体”的生动局面。
课程现场连线国家中医医疗队总队长、学校东直门医院叶永安教授,隔空宣讲中医医护人员坚守危重病区,成功完成首例ICU高危病人救治的感人故事;连线学校附属医院前线医疗队,宣讲前线护士不畏生死救治病人的先进事迹;连线四位在医院和社区参与抗“疫”斗争的北中医学子,讲述医学生的使命与担当。
及时回应关切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形势依然严峻,严重冲击着往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高校要求学生“不离家、不返校”,时间久了,部分学生难免产生焦虑情绪。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冯秀军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课教学内容,以《战“疫”里的最美青春啊——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题,以“大情怀”疏解“小烦恼”,讲述当前战“疫”教给广大青年如何谱写大写的青春。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李沐融说,作为大学生虽然并不没有冲锋陷阵,奔赴一线,但并不意味着不能够担当起肩上的这份责任,“生活上,要做到不离家不返校、不信谣不传谣;学习上,认真听网课、按时上传作业。以小我成就大我。我们要肩负起这份青年人力所能及的担当!”
多纬度看待疫情
疫情不仅仅是一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一场人性、舆论、国家博弈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性事件。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教授在学习强国平台上讲解《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及时回应“如何依法防疫”等社会热点问题。
学生张雨生谈到,听了马校长的公开课后,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法律法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身边和媒体上的各种防疫事件有了更直观的理解,“疫情是需要集体和个人需要共同去面对的突发公共事件,若是能够了解法律法规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规定要求,理解防疫工作的艰巨性,也就不会出现大量如冲闯封锁路口、抗拒防疫检查的违法事件。”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8095名师生通过学校抖音平台“云游”香山革命纪念馆,共上一场云思政直播课,感悟国家发展的厚重历史与奋斗的力量。学生程门立雪称,疫情期间,青年人勇担使命,不管是守护国门的志愿者,还是坚守在家里不出门的“宅族”,都把革命的精神与时代号召结合在一起,“我们一定能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