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农大人心中的新地标:首家国家饲料博物馆
本网讯 如果你在校园里问农大师生:“国家饲料博物馆怎么走?”几乎所有人都能立即指出它的方位。其实,国家饲料博物馆并不显眼,甚至要“钻”一个胡同才能到达,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在农大人心中的地位,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这是农大的新地标。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饲料和养殖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经过饲料、养殖业仁人志士多年的共同努力,为我国现代饲料和养殖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科学和物质基础,而今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饲料和养殖业生产国。饲料、养殖业的发展,为保障养殖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记录和展现一代代中国饲料、养殖人的坚持与努力,为增进全社会对饲料和养殖业的认知与关注,为提升行业共识与凝聚力,引领未来饲料、养殖业的发展,推进中国饲料、养殖大国向饲料、养殖业强国的转变,由政府倡导、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承办、行业成员众筹共建、共享共赢的博物馆——国家饲料博物馆应势而生。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系统完备、完全可进行实际生产的饲料加工设备;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看到一头头小猪如何在精细化科学喂养下健康成长,将植物饲料转化为高品质的动物蛋白;你也可以点击虚拟系统,自主配比饲料,然后喂给小猪,亲自当一回“饲养员”,你还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1200多件饲料样品,恍然大悟原来燕麦、红景天、刺五加、当归等滋补药材并非人类独享。
这座农大人心中的新地标于2015年10月开工,2016年11月建成开放,坐落在西区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院内,是由原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中试车间改建而成。全馆小而精致,只有3280㎡。内设序厅、综合厅、科教厅、原料标本厅、机械厅,外加阅览室和放映室。以“传承过去,记载当代,激励后学,引领未来”为宗旨,采用实物、展板、影像、虚拟等陈列技术,动静结合,全息展示动物营养与饲料行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博物馆集展示、传承、教学、科研、推广和科普多项功能于一身,已有5门课程在博物馆开讲,是独特的现场教学和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同时,创建了一个帮助人们了解动物饲养、认识食品安全源头的大平台,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座饲料博物馆。2017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普基地”。
饲料博物馆执行馆长马永喜博士全程参与了博物馆的筹建。他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李德发院士从美国全家回国,他在学院任教,并担任了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主任。1998年,中试车间建成,当时世界上只有3所高校拥有这样的设施,而我校是中国唯一一所,它建成后立刻成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典范,培养新一代社会所需人才。2014年,其生产功能终止,4个库房闲置,后续该如何有效利用呢?李德发觉得应该建一座博物馆或者展览馆这样的文化场所,兼具教学科研和文化传播的功能。“咱们中国素有‘民以食为天’的传统,农耕文化有着几千年历史,应该有一个记录饲料文明的博物馆。”“饲料文明是中国农耕、畜牧文明的重要体现,记录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历史。饲料的应用在现如今的食品供给中更是不可替代。”马永喜对记者说,这也是他们对饲料博物馆功能的预期。
饲料博物馆的“标识”内涵丰富。首先值得一看的是序厅北端的巨大“镇馆之宝”——“水景”和“铜雕”。
带领记者参观的马永喜介绍说,“水景”是从秦岭运来整块大石头雕成形为博物馆的Logo,左侧是大豆胚芽型,右边是玉米胚芽型,两个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类似中国传统太极的图形,直径2.5米,并有流动的活水,喷行不息,不仅体现了博物馆的农学特征,更预示着饲料行业实际是地球物质能量循环中的一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此外两个胚芽轮廓之间的间隙呈“s”型,既像似DNA的双螺旋结构,又是饲料中“饲”的拼音首字母,也是科技“science”单词的首字母,反映出饲料行业已经摆脱了原始粗犷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体力劳动,而是凝聚着高科技的尖端复合行业,继续蓬勃发展、枝繁叶茂。此外,还象征着教育这个互动循环的过程,寓意师生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
“水景”左侧的墙壁上一幅巨大的中国传统锻铜工艺铸造的“铜雕”,极其壮观,体现的是远古洪荒和现代合璧的神州,中间“S”的长河左右两岸又形成了中国传统太极图形,与“水景”配合。大河源远流长,象征饲料行业蒸蒸日上,九州昌隆,六畜兴旺,中国是畜牧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自古就有驯养六畜的历史,所以这里马牛羊、猪狗鸡,六畜都有体现,十分生动活泼。
进入综合厅,参观者可以全方位了解饲料行业的发展历史,特别是饲料没有形成行业之前的发展状况。如,史前时期伏羲氏创立了先天的八卦,从古代就倡导天人合一、循环农业的理念;渔猎时期即开始驯服动物,有了家畜出现;孔子作为畜牧的先驱,年青时期做畜牧业管理者的故事,“牧以畜为体,畜以饲为先”的思想在旧石器时代已形成;西汉时期出现我国最早的饲料配方;《齐民要术》最早提出“食有三刍”与“饮有三时”相配合;唐代已有完善的饲料配方,明代已有发酵饲料,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集农畜之大成,倡导了循环农业和绿色无污染生态护养……综合厅详细梳理了中国饲料产业发展情况,让师生清晰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上二楼到科教厅,看到杨胜教授的全身坐式的塑像。杨胜先生,著名动物营养学家,中国现代动物营养学奠基人之一,是中国饲料科学和饲料工业的第一代创始人。他培养了一批品学兼优的优秀学子,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展厅还陈列着行业发展过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实物,国立北京大学、北平大学借来的书、杨胜先生给弟子写的亲笔信、行业最近出的比较好的几本书、国内第一本行业的统计资料1991-2000年的《饲料工业年鉴》;行业第一篇在美国畜牧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第一篇在营养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JASB创刊号,国家奖证书……这里展示的是我校师生,在党的带领下,历经艰辛推动新中国饲料产业研究和发展的历程。
原料标本厅色彩斑斓,多达1200多瓶的各种饲料样品让人大开眼界,在摆设的空间上和序厅的Logo太极图样一致,而每个原料瓶上都有二维码,只要扫一扫,后台的信息就可以显示出该原料的产地、产量、成分等。在原料厅,除了玉米、小麦、高粱、大豆等常规原料,还有刺五加、当归、燕麦、红景天等中药材。“动物食用的饲料,营养成分一点都不会比人差,不仅要全面,还要均衡。”马永喜解释道。
墙上还有两个投影机,进门右手是立体地图,饲料产地地理还原系统可以电子交互,标明出如大豆产地、产量等具体信息。另一个电子配方演示系统也是妙不可言。参观者还可以利用虚拟系统体验一把“饲养员”的生活,使用饲料配方系统,参观者可以用不同比例的玉米、豆粕、小麦麸等原料配制成配合饲料,然后“亲手”饲喂给小猪,之后系统会呈现出不同饲养方案所产生的效果:比如玉米占比太高,小猪便会长成一只圆滚滚的大猪,系统提示“过胖”。此外,参观者还可以通过远程视频系统连线远在河北丰宁的饲养试验场,实时传输的画面可以呈现饲料车间及猪舍内的工作状态,向人们展示科学饲养模式下的现代养殖业,同时可用于远程教学。机械厅,正是原“中试车间”的实物,是个巨大的机械厂和生产车间,这是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多年来汗水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全国高校唯一的设备。这些粉碎机也好、环膜制粒机也罢,还能拆卸成块块零件再组装成机械,可以现场操作教习,并有数控系统予以辅助,这完全是该团队进行研发的核心宗旨—— 把饲料加工工艺学和动物营养学完满结合,来引领和促进饲料工业的发展;这种跨学科的研究和学习方向才是饲料行业的最大价值。
饲料博物馆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影”“实”结合。“实”在一个细小粉末状的实物标本,大若巨形机械的工厂模型。“影”在展厅多处设有多媒体互动的电子沙盘和墙上投影图像。它可以联通国内国外多点的信息网络,也可以直接联系到饲料行业产业链当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影视互动电子交互系统的联通,大大增加了博物馆的视觉内容,并充实了博物馆的展示功能。
国家饲料博物馆不只是一个建筑,也不只是简单的陈设。它已建成一个培养饲料、养殖业创新型人才基地;一个国际饲料、养殖业交流平台;一个研发、展示饲料、养殖业原料、设备和高新技术中心;一个助力我国由饲料、养殖业大国成长为饲料、养殖业强国的新动力。如今开馆不到5年,虽然没有进行对外宣传,但上万人次的参观者慕名而来。马永喜说,科普宣传也是博物馆的其中一项重要职能,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学生走进博物馆,了解饲料,科学认识我们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
我校老校长靳晋在参观时表示:“国家饲料博物馆它有两个‘唯一’,中国唯一的饲料博物馆、世界唯一的饲料博物馆;‘唯一’的谐音就是‘伟业’。”在记者看来,饲料博物馆确是“伟业”无疑,它连接古今,启示未来,是农大师生结合自身专业、发挥自身优势对历史的展示,而在博物馆之外,他们辛勤耕耘,为饲料产业发展作出的贡献,更是对历史的记载、传承和创造。
在国家饲料研究中心楼南不过20米,有一个袖珍精致的小花园。它似飞来雅境,有小桥瀑布、苍松翠竹、苏式亭阁、肥美锦鲤,题名“倚翠园”。园中循环的流水不知疲倦地拍打着假山,似乎意在唤起人们对勤奋的认知,方正的亭子抒发着岿然的正气,告诉人们不拘条件、甘于吃苦、追求真理、建功立业。(潘彩清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