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循环公交 如何有效利用

21.04.2017  07:31

  为了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自2010年起,北京陆续开设了80余条微循环公交线路。这些微循环公交穿梭于社区道路之间,为的是方便居民接驳其他线路。

  尽管微循环公交设置的初衷很好,但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某些公交线路的存在感已经相当之低,一趟下来甚至连一个人都没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何在?微循环公交这种出行模式是否应该得到改进?本报记者近日进行了实地调查。

  两个半小时 只有7个人坐车

  去年9月底上线的“专6路”公交,就是一条单程只有15分钟的微循环线路。这条公交在阜成门与西直门之间往复行驶,途经车公庄南街、车公庄北街、西直门外南路,单程长3公里。

  早上不到7时,记者来到了阜成门公交站等候专6路首班车。由于正值早高峰,公交站等车的人很多,但乘客们要坐的都是同站台的73路、运通106等其他线路,等待专6路的人一个都没有。

  7时整,专6路首班车准时到来,上车的只有记者一人。公交从阜成门到西直门经过了6个站点,途中没有一个人上车,整个12米长的大车厢空空荡荡。

  7时15分,从西直门开出的第一趟返程车总算有了四名乘客。一问之下才知,他们都是阜外医院的员工,阜外医院离车公庄南街站很近,他们也都在这一站下了车。除此之外,这趟回程车并没有别的乘客。

  专6路公交采用的是早晚高峰的运行模式,早上跑两个半小时,傍晚跑两个小时。记者起初以为是首班车时间过早导致了乘车人数不足,之后的情况或许会稍微好转。但令人意外的是,单程四名乘客已经是这班公交的“最高纪录”。在之后两个小时的运行时间中,专6路又跑了六趟单程,其中三趟空驶,另外三趟仅仅各有一名乘车。

  “坐车的就这么几个人,我基本都认识,大部分都是去阜外医院上班的。”司机师傅说道,“早上也就是西直门第一班有点人,多的时候十个左右,一般也就四五个,后面几班车就没什么人了。

  赵阿姨是今天的一名乘客,住在交大附近的她,每天早上要先坐一路车到西直门,再倒其他车来阜外医院上班。“没有专6路,我也能坐运通106过来,只是稍微绕一点。”另外一位乘客张大爷则是从马尾沟站坐车去阜成门,除了专6路之外,他也有73路公交作为备选。“还有‘11路’呢,等不来车就走呗!也没几步路。

  从当初设立线路时的新闻上看,这条公交本来是为了方便附近社区居民的出行,但道路沿线北营房西里的居民却不太买账。原来,北营房西里这边居住着很多老年居民,平时有去北大人民医院看病的需求,但专6路公交的站点却偏偏把医院夹在了中间,无论从前后哪站下,都要走一段路才能到医院,很不方便。“而且这公交只有工作日的早上和晚上有,平时中午和周末想坐都没的坐。”一位老人说道,“现在我们去医院都得自己打车去,这公交根本就没帮上忙。

  “有等车的时间,我走路都到家了

  专6路公交同一时段有三班车在跑,最多只需要等10分钟左右就能来车。相比之下,在大屯路附近运行的专40路微循环公交就让人等得有些久了。

  “如果没赶上这一班,我就得去坐别的车了。”下午四点半,岳先生带着刚放学的女儿上了专40路。这趟车是由慧忠里始发的首班车,途中会经过岳先生所住的慧忠北里小区。

  以往都能赶上首班车,可偏偏有一次来到车站时晚了一步,岳先生眼看着专40路驶离了站台。“我就在车站等下一班,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最后等了半个小时。有等车的时间,我走路都到家了。

  专40路单程要跑36分钟,同一时段却只有两班车在道路上运行,车次少也是客流不足所导致的。“这条线是2012年开的,最早同时有四班车跑,后来坐的人太少,减到了三班,现在又减到了两班。” 司机师傅介绍道,“现在这车上午跑三个来回,下午跑四个来回,一天下来顶多有20个人坐。咱现在用的12米长的车,其实车长减一半都坐不满。

  专40路在设站时重点考虑了之前没有公交经过的慧忠北里、中灿苑小区,但也正因如此设站,车辆从总站出来后要先向东绕这两个小区一圈才能一路向西。“很多乘客都是直接奔西走的,要坐这车就绕路了。”司机说道,“而且这车又是短途车,哪都够不上,想去别的地方还得再倒车,愿意坐的人自然就少了。

  除了线路设置问题,共享单车的出现也让不少微循环公交的活儿被“抢走了”。在专40路途经的大屯路东地铁站旁,很多乘完地铁的人都选择了骑车来完成“最后一公里”的路程。

  少年宫专线

  宣传力度不够

  北京市少年宫搬到龙潭湖新址后,周围没有公交线,到达很不方便。为了缓解这个问题,2015年底,少年宫联合公交集团开辟了一条少年宫微循环公交专线,连接少年宫与方庄地铁站。

  少年宫专线仅在周六日开行,发车时间根据少年宫的课程时间而定——比如少年宫的第一节课是8时30分至10时,那么专线就会提前半小时,在8时从方庄东路发车前往少年宫;而在下课15分钟后,10时15分从少年宫发车返回方庄东路。

  专线能接驳地铁站,发车时间又与上课相匹配,按理说应该能受到不少家长的好评。但记者询问后发现,首先这条专线在宣传上就没有达到效果,有将近一半的受访家长根本不知道专线的存在。另外一部分家长虽然知道有这么一条专线,但是它往哪里开,几点发车等信息都不太清楚,也从来没有坐过。家长刘女士则表示:“孩子一般不只在少年宫上课,下了课之后还要急忙去下一个班‘赶场’,所以家长都是开车来送,坐公交太慢了。

  虽然在家长群体中评价不高,路线受惠群体也有限,但因为来少年宫上课的孩子总数非常多,每班车至少还能有三到四对家长和孩子一起搭乘。与专6路、专40路公交不同的是,少年宫专线采用的是6米长的小车,车上只有10个座位,因此虽然乘坐的人不多,但也算坐得比较满。(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