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前8个月PM2.5累计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8月份月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 创历史新低

20.09.2017  17:22

  2017年8月,全市细颗粒物(PM2.5)月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1%,也是我市自2013年有PM2.5监测数据以来,月均浓度首次低于40微克/立方米,创历史新低。1-8月,全市PM2.5累计浓度达到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8%,较2013年同期下降35.5%。

  各区:8月份,各区PM2.5月均浓度在31-43微克/立方米之间,同比均呈下降趋势,降幅在2.8%-22.0%之间。1-8月,PM2.5累计浓度在51-72微克/立方米之间。其中,怀柔、密云、延庆、昌平、门头沟区低于60微克/立方米。

  今年3月份至8月份,得益于本市及周边地区实施“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煤改清洁能源等多项减排措施,全市PM2.5浓度连续6个月创历史同期最低。但进入9月以来,我市已发生3次轻度到中度的污染过程,典型的秋冬季污染过程较往年有所提前,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清空计划”重点任务加速推进

  8月份,提前完成了4000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和1万蒸吨燃气锅炉低氮改造、淘汰30万辆高排放老旧机动车、淘汰退出500家一般制造业企业等重点减排任务。

  以重型柴油车为重点,强化机动车管控。8月21日,我市发布了《对部分载货汽车采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9月21日起,达不到国Ⅲ标准的重型柴油车不得驶入六环路和远郊城关镇低排放区。开展“一控两防”货运车专项整治行动,并在环境保护部等中央部委的支持下,对排放超标等严重违法货车实施记分高限处罚。淘汰老旧机动车33.8万辆,完成全年任务的113%。新能源车加速推广,8月新增纯电动汽车10212辆,累计达到15.4万辆。

  以散煤清理整治为重点,推进能源清洁化。截至8月底,农村700个村煤改清洁能源外部管网工程完工451个,完工率64%;村内线路改造工程全面开工,“煤改电”村内线路完工72个村,“煤改气”完工15个村;户内设备安装工作同步开展,已安装各类电取暖设备4.6万台、燃气壁挂炉2.2万台。

  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工程,在施10998蒸吨、完成4543蒸吨,已完成全年任务量的114%。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已完成13789蒸吨,完成全年任务量的137.9%。市环保、发展改革、财政、城市管理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北京市燃油锅炉电能替代资金支持的意见》,通过政策鼓励加速推进锅炉“油改电”。

  以“散乱污”清理整治为重点,强化污染减排。清退建材、化工、印刷、木制品加工等一般制造业企业599家。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4858家。治理完成挥发性有机物(VOCs)2563吨,占年度任务的85.4%。燕山石化强化治理和整改,已完成3项技改项目和第一轮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

  通过全时执法、精准执法等手段,营造高压态势。一是环保执法队伍开展“全时执法”,加强夜间、休息日等非工作日检查。二是以热点网格、城乡结合部地区、“散乱污”企业聚集区、群众投诉举报热点地区为重点区域,每月选取两区、每区一周时间,由市区两级环保、公安、城管组成联合检查组开展“打散治污”专项行动,8月已在通州、昌平区开展了“打散治污”专项执法行动。三是移动源执法人员下沉一线,东城和通州、西城和房山、门头沟和延庆区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通过路检、遥测、夜查、入户检查和进京口检查,严查高排放车辆。8月份查处重型柴油车超标车3616辆、处罚165万元,环比增加46%。四是加大处罚曝光力度。全市贯彻执行新《环保法》查处重大环境违法案件411起,其中,按日连续处罚3起,查封案件348起,停产限产5起,移送拘留55起,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移送公安机关28起。全市对涉及大气环境、阻碍执法等四大类共十起环保、公安两部门联合执法的典型案例进行曝光,营造高压态势。

  打响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

  市政府审议并印发实施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北京市细化落实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秋冬季大气污染来源,以重型车管控、“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城市精细化管理为重点,组织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措施。

  9月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部署会。全市已全面进入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战时应急应对状态,全面落实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加大力度,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