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法院打造“五个强化”为民工程 以查纠整改保障服务大局、为群众办实事
教育整顿进入查纠整改阶段以来,平谷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整治顽瘴痼疾,以“五个强化”为着力点,全方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切实把查纠整改行动转化为服务大局、为民办事的务实举措,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强化线上线下联动, 打造法治便民“连心桥”
加大“线上”资源整合,推动“线下”机制建设,实现多管齐下、“全线”赋能。
升级“平法e联”官方平台,新增自助诉服、举证质证、送达签收等功能,利用3条网上立案通道,引导当事人通过微信公众号、“移动微法院”、跨域立案平台进行快速立案,运用“一室两端”,提高网络调解适用率,实现推动掌上立案、指尖诉讼、云端解纷;
优化12368诉讼服务热线职能,严格落实“接单即办、联系法官”工作要求,探索建立“法官有约”工作机制,着力解决“联系法官难”问题,切实做到意见反馈畅通、咨询回复及时、问题解决有效;
继续深化诉源治理工作机制,加强诉讼服务站建设,与辖区乡镇司法所、交警队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合调解机制,促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强化特殊群体保护,织密民生服务“保障网”
开通“绿色通道”,针对活动不便的当事人,通过采取上门立案、开展巡回审判等,最大程度上便利诉讼当事人;
依法妥善审理医疗损害、劳动争议、机动车交通事故等涉民生案件,强化立审执衔接,注重与辖区各相关部门之间协调联动,提高案件处理效果;加大执行力度,优化工作流程,缩短案件执结时间,及时兑现胜诉人合法权益;
构建“一室一员三方”工作机制,建立家事调解室,设置专门家事调解员,以法院为主导,适当引入村民(居民)委员会和社会调解组织,形成三方联调格局,妥善化解家事纠纷;
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中依法纠正就业性别歧视,努力创设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特色品牌,依法严惩校园暴力、性侵儿童等高伤害、高关注度违法犯罪行为,深入推进社会观护、社会调查、犯罪记录封存等工作,切实筑牢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防线;
强化法治帮扶,坚持“应救尽救”工作原则,及时向特困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彰显司法温度。
强化司法作风改进,筑牢清正廉洁“防护墙”
聚焦重点领域、高发现象、薄弱环节,构建三级督察体系,对不规范、不廉洁行为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
健全完善《关于审判权力和责任的清单(修订版)》,建立审判团队权责清单,根据案件审理流程规定各类人员权责界限;
持续开展“改进服务态度 提升群众满意度”专项整治活动,推动形成“内部+外部”“线上+线下”全方位、全周期、全流程监督反馈模式,研究解决执法办案、司法廉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步撰写专项调研报告,跟进完善配套措施;
深入开展“三个规定”专项整治活动,努力从源头上防止“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发生;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和专题交流研讨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组织职能部门商讨举措,及时收集群众反馈,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有效回应群众诉求。
强化司法职能延伸,开好法治宣传“直通车”
持续释放“下沉式”党建品牌潜力,加大与区各委办局、企事业单位、社区乡镇、人民群众四类主体协调联动,推动纠纷化解、诉讼服务、普法宣传下沉至最基层;
发挥人民法庭就近优势,打造司法扶贫、巡回审判、普法宣传集约一体化工作模式;
依托法官工作站、法律服务点和法官联系点3张法律服务网,结合“京法巡回审判”、法官“十进”等工作机制,普法宣传服务队围绕民法典、扫黑除恶等专题进行宣传,并以此为契机发放民法典、队伍教育整顿和“三个规定”等宣传册;
运用新媒体矩阵平台发布“平法课堂”、禁毒反恐等普法知识百余条,点击量超15万次;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职务犯罪教育基地”,举办法院开放日、观摩现场庭审等活动,推动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强化服务大局意识,担当区域发展“排头兵”
发挥人民法庭“前沿哨所”功能作用,持续推进人民法庭“五个一工程”,不断加强与乡镇村居联动共建的力度和广度,经常性召开座谈交流,多形式开展法治宣传,主动为辖区村委会梳理村规民约等村民自治文本,推动创建“无讼法治村落”;
深化联合信用惩戒机制建设,与辖区内其他机关部门共建信用惩戒平台,加大京津冀执行联动,形成破解执行难强大合力;
巩固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全面总结工作经验,固化完善制度规范,扎实推进“六建”工作,健全完善防范整治、线索举报核查、依法惩处等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
提高商事审判质效,推广审理阶段电子化应用,加快案件审理节奏,用好精审程序,定期进行案件进度汇报,加强与辖区企业的对接,助力区域营商环境建设;
升级“平谷路径5.0”,加大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力度,与区司法局等单位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联合开展依法行政专项座谈,定期选派法官和法官助理下沉开展依法行政专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