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再开工20项重大水利工程 深化农田水利改革 开展全民节水行动”
记者 刘文杰 周雪濛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向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再开工20项重大水利工程,深化农田水利改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开展全民节水行动。
李克强在回顾2015年工作时指出,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又解决643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扶贫攻坚力度加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
李克强指出,一年来,我们着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扩大有效投资,设立专项基金,加强水利、城镇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中西部铁路和公路等薄弱环节建设;围绕激发市场活力,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国有企业、农村、投融资、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有序推进;聚焦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各项约束性指标超额完成,公布自主减排行动目标,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取得积极成果;着眼开拓发展空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保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依法行政和治理方式创新,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
李克强在总结“十二五”规划完成的主要目标任务时指出,过去五年,我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改革开放,实施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举措,“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结构调整取得标志性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通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亿多,解决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经过五年努力,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李克强在部署“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时指出,国务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纲要草案》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支撑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强调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一批水利、农机、现代种业等工程,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到2020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得到更好保障,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三大战略”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增长极;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要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要持之以恒,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中华文化传承等工程。他指出,做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
李克强在谈到2016年重点工作时指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政府工作,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强民生保障,切实防控风险,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李克强强调,要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适度扩大财政赤字,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水利建设基金等免征范围,同时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加大对民生等薄弱环节的支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三农”等的支持。要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开拓发展更大空间。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今年要启动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再开工2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电核电、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油气管网、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农垦、集体林权、国有林场、农田水利、供销社等改革。强化农业基础支撑,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并实行特殊保护,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深松土地1.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抓紧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两年内实现农村稳定可靠供电服务和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在贫困县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解决好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增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能力。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开展全民节能、节水行动,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实行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继续治理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自觉行动起来,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要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健全监测预警应急机制。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严格监管执法,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