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庙会能否重拾文化味 哪些春节庙会值得一去

05.02.2016  12:00

  春节临近,作为老北京文化符号的庙会也将开门迎客。但据北京民俗学会一项最新的统计结果显示,50%的人今年不打算去庙会,75%的人认为庙会就是千篇一律的商业推销。尽管前些年各大庙会在形式上下足了功夫,但商业化、同质化现象却越来越明显。那些原本应属于庙会的民俗文化、非遗技艺、曲艺杂耍等,则因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成了可有可无的“配角”。有专家表示:“民俗文化才是庙会的根,绝不能顾此失彼。”据悉,今年春节北京最大的地坛、龙潭庙会首次用定向邀请的非遗技艺,传统老字号进驻替代了之前庙会的商业拍卖模式,就是为了淡化商业气息。那么,传统形式的回归能否让庙会重拾文化味?

   庙会成“烤串大集

  庙会从古时人们每逢春节在寺庙祭祀、烧香、祈福,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还有精致小巧的剪纸,憨态可掬的面人儿,各种传统小吃、手工艺品中都透露着浓浓的年味儿、文化味儿。

  作为最重要的过年习俗,也让很多人觉得过年不去逛一下庙会,总感觉缺了点什么。然而,庙会去了一年又一年,却发现如今的庙会犹如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众多毫无文化附加值商品的大规模“侵入”成为庙会文化的败笔。

  如今的庙会商业化严重,摊位费太高,有人形容庙会已经成了“烤串大会”或“小吃大集”,更有人调侃庙会就是“小商品市场搬家”和“滞销产品展销会”。看似火爆的庙会中的文化味道正在逐渐消逝殆尽。

  无论是老北京人亦或是外地人,他们对现在庙会的评价大多是“没意思”。老北京人说,现在的庙会已经不是记忆中的庙会了。不仅年味儿淡了,而且越来越多的商业内容夹杂其中。外地人表示,北京的庙会看起来和其他地区的庙会没有什么差别,在北京的庙会中并不能感受到北京传统的文化特色,如今的庙会已经名不副实。

   打破常态回归文化

  在庙会逐渐失去年味儿时,任何抱怨、牢骚甚至转而寻求洋节日的做法都无助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想要庙会重新找回年味儿的关键在于重拾传统文化。

  今年,北京不少庙会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将以往拍卖竞价的入场方式改成了邀请式入场,将一些商业味浓重的产品剔除,这些举措的目的在于还原庙会本来的味道。

  据悉,今年地坛春节文化庙会将以“欢庆祥和迎盛世,协同发展奔小康”为主题,以传统文化为特色,推出传统仿清祭地表演、好戏连台、秦腔古风、黄梅雅韵、燕赵风情、民间花会、综艺舞台七台文化演出;同时还融入了文化惠民乐万家图片展、“北京年轮”图片展、坛庙文化图片展三项图片展览;文化创意区、儿童科技动漫区两项互动体验;志愿者爱心公益、爱心包裹、台湾区三项爱心公益。

  而北京另一独具盛名的龙潭春节文化庙会则以“激情冬奥,冰雪龙潭”为主题,突出“传统古典”、“体育现代”的文化特色,着力打造庙会五大板块,一是非遗精品展示区,集中展示东城区非遗文化;二是京津冀文化展示区,展示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各种民俗文化美食;三是文体互动区,将棋类、杂技舞台、太极表演融为一体;四是京城文化展示区,展现从老北京到新北京的文化发展脉络;五是冬奥主题展示区,将开展第六届冰雪嘉年华、冬奥展览等冰雪体育特色活动。同时新增冰上自行车、冰上爬犁、冰上碰碰车等活动项目。在此期间还将组织开展东城区小学生公益滑雪基础培训活动,为冬奥预热加油。

  除了传统的庙会形式外,作为北京另一地标性景区的潘家园则开展了集各地特色年货、老字号店铺、经典民俗表演、传统皮影戏演出、专家鉴宝和互动游戏等于一体的第八届春节交易会。潘家园依据自身特色,将淘宝特色与年货一条街相结合,开启民俗文化街、红色怀旧街、玩具购物街、文玩手串街等,增加了各色工艺品,让游人体会到浓郁的年味儿。还有以传统项目“小车会”为主的民俗表演,配合踩高跷、舞狮子,既体现北京特色民俗交易会,又带来新春热闹氛围。

  潘家园旧货市场总经理师俊超表示,“让参观者在春节期间有一个不一样的体验是我们的目的,这里说的不仅是玩乐体验,更重要的是文化体验”。

   庙会文化待新模式激活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保护内容的庙会,它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才是庙会的核心,商业性只是附加价值,绝不能凌驾于文化价值之上。如今有的庙会为何失去了文化味?关键在于庙会组织者将老祖宗留下来的庙会,当成了一个赚钱工具,将原本具有一定公共服务属性的庙会,变成了一个“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畸形载体,在春节旅游经济思想的主导下,庙会场面越做越大,文化活动越来越少。当资金量成为了庙会的准入标准,那么庙会的文化品位又如何保证?

  从猴年很多庙会招商首次用定向邀请的形式替代商业拍卖不难看出,对于庙会展位的把关和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能完全放手给市场。由政府出资,在庙会中争取一定比例的摊位和舞台,邀请非遗、精品、老字号等公益展位商户、扶持文化团体、民间艺人在庙会上进行原汁原味的传统民俗文化的弘扬,从而体现庙会文化性、公益性,降低庙会的商业氛围,提升庙会商展品位。

  在庙会中去除商业味道,可能也会受到质疑,一味讲老传统、老文化,表面看原汁原味,却忽略了年轻人的需求,这样商业的传统文化还是无法持续。有专家表示:“没必要担忧,要相信民间的创造力,只要发挥出来,完全可以形成新的民俗,它将更符合当下人们的需要。

  猴年春节临近,今年的庙会能否重拾文化味,让我们拭目以待。

  北京商报记者 马嘉会 张茜琦

 

      那些值得去的北京庙会

  每年春节,除了走亲访友、吃年夜饭就是逛庙会。身在北京,除雍和宫、天坛庙会外还有哪些值得去的春节庙会?一起来看一看值得去的北京庙会。

  ■ 地坛公园春节庙会

  简介:地坛庙会始办于198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9届,一届胜似一届,以较高的艺术品位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享誉中外,其胜景被誉为现代的《清明上河图》和中国的狂欢节。作为京城恢复最早的庙会,地坛春节文化庙会以地道民俗、传统民间特色闻名于京城。

  时间:2016年2月8日-12日

  地址: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地坛公园

  票价:10元/人

  乘车线路:乘地铁2号线、地铁5号线至雍和宫站

  ■ 陶然亭厂甸庙会

  简介:厂甸庙会是北京历史上八大庙会之一,也是这八大庙会中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且最负盛名的一个。厂甸庙会与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成都青羊宫并称为中国四大庙会。2016年北京厂甸庙会将以传承民族文化、复兴厂甸庙会为宗旨。

  时间:2016年2月8日-12日

  地址:陶然亭公园及琉璃厂

  票价:2元/人

  乘车线路:南门:122路、458路、53路;北门:40路

  ■ 八大处新春祈福庙会

  简介:在春节之际举办新春文化庙会,丰富了京城百姓文化享受,成为京城仅有的有庙又有会的真正庙会。新年祈福大法会、十三档花会拜庙走会、群众文化演出等活动精彩纷呈,给游客准备了一场浓厚年味盛筵。

  时间:2016年2月7日-13日

  地址:八大处公园

  票价:10元/人

  乘车线路:347路、389路、598路八大处公园站即到,三个停车场,共计1200个车位

  ■ 龙潭公园春节庙会

  简介:北京春节龙潭庙会是融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物资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盛会。自1984年开始举办以来,已历经31个春秋,成为北京市春节期间一项传统性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盛会。

  时间:2016年2月8日-12日

  地址:东城区龙潭路8号龙潭公园

  票价:10元/人

  乘车线路:34路、35路、36路、743路、957路、943路、822路、705路、41路光明楼站下车;6路、8路、607路、60路、958路、116路、750路、12路、352路、807路北京游乐园站下车。

  ■ 房山龙门生态园(天开寺)庙会

  简介:依托北京龙门生态园的天开寺等六座禅院和天开古塔等丰富的佛教文化,于2016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举办“2016北京龙门生态园(天开寺)春节大庙会”。

  时间:2016年2月8日-22日

  地址:房山区龙门生态园

  票价:25元/人

  乘车线路:天桥-房山岳各庄-步行至龙门生态园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京民执罚〔2019〕16号
序号 处罚决定书文号 被处罚人名称(姓民政局
2019年2月城乡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救助情况
    截止2019年2月28日,我市城乡低保人员6.民政局
《北京市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实施办法(试行)》政策解读
根据市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政策体系的完善需要,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