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利用红外线相机拍摄调查珍稀野生动物纪事

21.08.2015  09:50
广西利用红外线相机拍摄调查珍稀野生动物纪事
森林布“暗眼” 还原“众生相” ——我区利用红外线相机拍摄调查珍稀野生动物纪事   这个夏天,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动物研究所孟涛博士格外忙,穿行人迹罕至的茂密丛林,翻越喀斯特山区悬崖峭壁,用了整整10天时间,在大新县下雷保护区不同地点安装了50多台红外线照相机。
  这项工作其实从2013年4月就开始了,他们使用红外线相机开展广西濒危物种专项调查,先后在19个自然保护区安装了红外线照相机约500台,初步形成广西野生动物资源红外线拍摄监测体系。
  这些在森林中布下的众多“暗眼”,留下了许多珍稀野生动物的自然“生活照”,其中包括林麝、藏酋猴、黑熊、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A “兽道”布下“暗眼”
  两年多来,广西林勘院在大瑶山、金秀老山、千家洞、岑王老山等自然保护区,开展专项区域动物以及林麝、藏酋猴、豹猫、平胸龟、大壁虎、穿山甲、猫儿山小鲵、弄岗穗鹛、广西林蛇、瑶山树蛙等10个专项物种的调查,旨在查清稀有物种分布的面积、种群数量及受威胁程度等状况。
  安装红外线相机要善于选择“兽道”。这种相机比手机大且厚一些,外壳迷彩色。动物路过时,体温带来周边气温变化,触发红外线装置,相机自动拍摄。距离20米内的景物拍得相当清楚,白天照片是彩色,晚上照片是黑白。
  我们曾在现场看到,孟涛只花10多分钟时间,就把相机绑在石壁边一棵树上,位置相当隐蔽,别说动物,人都很难发现。两个月后,可来取相机储存卡,把自动“偷拍”的照片带回去。
  安装虽简单,爬山却辛苦。这两三年,他们爬过很多没人去的山岭,经历过千辛万苦、千难万险。有一次,孟涛下山时天已黑,不慎跌进石缝中,腿受伤缝了5针。在山上或林中过夜不时有之。技术员杨岗参加工作才1年,就有10个月在山林中度过。
  B “红外”静候“怪兽”
  下雷保护区地处中越边境,面积40多万亩,珍稀动物资源有黑叶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有熊猴、穿山甲等。保护区德天管理站吕站长介绍,前段时间,当地农民发现一种“马身马脸”、头上又有两条羚羊角的“怪兽”,往返于中越两国间。
  孟涛初步判断是中华鬣羚,又名苏门羚、山驴、明鬣羊,其体型较大,为食草动物,栖息在多岩石的森林、灌丛等密闭地域,目前野生数量不足200只,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日前,我们随孟涛博士和调查员邓章文一起进入保护区。邓章文读研究生时专攻鸟类,工作后实践经验丰富,听鸟叫可分辨其类别。林中才走两公里,他就记下了20多种鸟。他还扛着“大炮筒”长焦相机,对着树上鸟儿拍个不停。
  在一棵贵州栎树下歇息,一只手指大的蜥蜴绕着树干迅速向上攀爬,一个跟斗飞速下落,突然展开橙红色的“翅膀”滑翔到5米开外另一棵树上。这一连串杂耍般的动作,让人眼花缭乱目瞪口呆。
  一路上还遇到不少动物,可惜没有发现中华鬣羚的踪影。
  “采取这种常规调查方式,见不到珍稀物种很正常。”孟涛解释说。濒危动物警觉性特别高,人类靠近就躲得远远的。红外线照相机具有自动触发、隐蔽性强、持续时间长等优点,下雷保护区安装红外线相机后,估计能看到中华鬣羚“倩影”——这个预言不久就被印证。
   C “利器”留下“芳容”
  红外线相机成为动物专项调查的“利器”后,两年多来共拍摄照片100多万张。在这个图片库,有许多珍贵的视频和照片,其中多种销声匿迹多年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影像被清晰地捕捉下来。
  豹猫对周围动静十分警觉,也许感觉哪里不对劲,在快门打开瞬间扬蹄狂奔而去,照片上留下的虚影动感十足。
  视频中出现的黑熊对红外线似乎不在意,一头跟在母熊身后小熊居然转身走回来,憨态可爱地挥起熊掌想拍打相机,结果够不着又慢悠悠离去。
  体形细长如小狐狸的青鼬,号称“森林杀手”,既有狐狸的狡诈又有野狼的凶狠,行动敏捷地攀岩上树,洗劫树洞中花鼠一家后,又静伏树干上,守候着下一个狙杀目标。
  一对正在“谈情说爱”的勺鸡,双双漫步密林间,其中一只抖动着华丽羽毛,舞步时起时落。
  早晨,白鹇林中散步,悠然展翅而起。白鹇在广西分布虽广,野外却很难见其真面目,红外线相机记录下其迷人风采。
  林麝在广西十分稀少,也被红外线相机捕捉到了。照片中,林麝警惕的眼神透露出对不明物的不安。林麝有较固定的生活领域,不轻易变动栖息地,活动、觅食、休息、排泄都有固定的路线和地点。有将尾脂腺分泌物擦在树桩、树枝上的习性,以标示自己的活动区域。受到威胁会迅速逃离,不久又回到“领地”,人称“舍命不舍山”。
  孟涛说,上世纪80年代,林麝在广西数量还很多,各地都有分布。由于大量捕杀,到90年代时就很少了。2001年统计显示,全区大约有野生林麝1400只,分布在桂北及桂西南山区,而桂中桂东桂南等已经绝迹。目前,其野生数量估计不足1000只。
  红外线相机已经拍摄到林麝、藏酋猴、黑熊、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也有豹猫、果子狸、赤麂等较常见但依然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物种,还有未列入保护级别但已十分稀少的野兔、中华鬣羚等。有了红外线相机,调查员不用再为找寻某个珍稀物种长年蹲守山林。
  专项区域和专项物种的调查估计明年全部完成,广西林勘院院长赵泽洪说,目前正加紧整理已获取的红外线照片,组织技术人员以特有方法推算珍稀物种的分布数量,掌握广西野生动物资源的“家底”,及时制定保护规划,出台相应保护措施。(记者  谢彩文  通讯员  甘剑伟  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