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代表团举行全团会议 代表积极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建言献策
10日上午,全国人大广东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举行全团会议。在讨论中,不少代表回顾了过去数年广东在发展中取得的显著成绩,说变化、谈发展,积极为广东下一步加快发展、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建言献策。代表们普遍认为,广东当前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就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陈建华谈自贸区:
加快推进南沙新区和自贸实验区建设
“今年,广州要加快推进南沙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建设,深化泛珠三角合作,更好地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市长 陈建华
“《立法法》是一部‘管法’的法,相信这部法律的出台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市长陈建华从立法法草案修正案审议切入,畅谈法治广州建设。
近年来,广州在依法行政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先后在全国率先出台政府信息公开“阳光法案”、行政机关及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规范和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规范等法规制度,涌现出多个“第一”——2012年,广州第一个建立市政府常务会议后即时新闻发布制度和市政府领导定期新闻发布制度;2013年,第一个将公众意见征询委员会制度引入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第一个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和网上“晒出”行政权力清单,并率先实现市、区、街镇三级政府“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去年又率先出台地方政府年度公共服务白皮书。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依法行政,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务质量,连续两次被《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评为第一名。
陈建华说,在工作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依法行政要处理好两个方面关系:一是依法行政与改革创新的关系,二是国家法制统一与地方实践的关系。今年,广州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重点是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补齐科技人才、金融、总部经济三个短板,加快推进南沙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建设,深化泛珠三角合作,更好地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借这个机会,我想谈四个具体建议,希望得到国家的关注和支持”,陈建华一口气将它们抛出——关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问题,他建议国家将广州“一区十八园”作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体,全面实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先行先试政策;关于把广州中新知识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问题,他建议尽快将中新知识城上升为国家战略;关于设立期货交易所的问题,他建议国家支持广州在南沙设立以碳期货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成为全国性金融交易平台;关于发展民营银行的问题,他建议国家将广州花城银行列入第二批民营银行名单,更好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
白天谈特区立法:
深圳改革发展离不开立法引领
“经济特区未来的改革发展,离不开立法的引领和保障,离不开立法的变通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白天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天表示,深圳未来的改革发展,离不开经济特区立法的引领和保障。
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深圳成为第一个获得经济特区立法权的较大市。2000年施行的《立法法》,第一次从基本法律制度上确认了经济特区的立法权,同时赋予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较大市立法权。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来,我们通过制定或者修改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条例、商事登记若干规定、行业协会条例、控制吸烟条例、居住证条例、生态文明条例、医疗卫生条例等,以及通过作出加强深圳标准建设、适时调整本市法规设定的行政审批事项等一系列重大事项决定,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立法的关系,发挥好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为深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白天说,深圳的改革开放和“四个全面”建设取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源于依靠法制建立的良好体制机制、源于通过法制营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和氛围。包括深圳、珠海、汕头在内的经济特区不辱使命,为国家立法先行摸索、积累经验,以地方立法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这从一个侧面生动地证明了《立法法》在运用两个立法权、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以法治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
白天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以及我省进一步加强对经济特区立法的指导。他说,多年来,经济特区立法权在行使过程中,涉及变通和突破环节,都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以及省委、省人大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可以预见,包括深圳在内的经济特区未来的改革发展,离不开经济特区立法的引领和保障,离不开经济特区立法的变通突破。以深圳为例,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前海蛇口自贸区作为国家战略,许多事项涉及上级事权,相关改革事项的立法需要国家和省的支持。因此建议,建立国家、省与经济特区人大常委会协调沟通机制,对经济特区立法中遇到的诸如“边界”性问题给予指导,为经济特区加强立法、勇担“四个全面”发展的排头兵做好坚强后盾。
马化腾谈互联网:
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共同繁荣
“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生命线,‘互联网+’融合创新将带给各个行业新的生机与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马化腾
未来的互联网将朝什么方向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深圳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要持续创新,全面推进我国互联网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共同繁荣。
“互联网+”行动计划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让马化腾倍感振奋。他说,互联网已改变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产业发展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战略以及宽松的产业发展环境。当前,中国互联网经过21年发展已初具规模,成为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量之一。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生命线,移动互联网目前有着十分难得的机遇,“互联网+”融合创新将带给各个行业新的生机与活力。
今年2月底召开的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重点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提出制定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马化腾说,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我们在前海发起成立微众银行,作为首批民营银行,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平台服务于广大中小微企业,全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支持。此外,在“互联网+”民生服务方面,以微信“城市服务”为例,借助微信公众号为平台的“城市服务”功能,聚合医疗挂号、公安户政、出入境、缴费、公积金等多项民生服务功能于一体,一个“城市服务”入口就相当于一部手机上的政府服务大厅,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服务型政府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目前,这一功能已率先在广州、深圳、佛山三地正式开放使用。这些创新,在便利百姓生活的同时,也为政府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起到了试点和示范作用。
他对推动我国互联网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加快制定 “互联网+”全面发展的国家战略及具体指导意见,鼓励和促进互联网与各产业的融合创新,推动“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以及“互联网+政务民生”的快速发展。二是研究制定我国公共数据开放战略,将政府公共信息与数据向全社会开放,打破行业信息孤岛,确保社会公众能及时获取与使用公共信息;同时,逐步建立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和数据开发利用的标准,确保数据的有效使用和相关方权益。三是重视互联网快速发展中出现的违法犯罪问题,依法规范网络行为、打击网络犯罪,同时保护正当合法的网络行为,促进互联网快速、健康、有序发展,让互联网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韩春剑谈金融改革:
引导银行“想做、敢做、能做”
“想做,才会主动作为;敢做,才会义无反顾;能做,才会做深做透。”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南粤银行董事长 韩春剑
政府工作报告大篇幅提及深化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作为一名金融从业者,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南粤银行董事长韩春剑对此深有感触。
韩春剑说,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原因很多,有小微企业自身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银行主动服务不到位,“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不想做、不敢做、不能做’的问题。想做,才会主动作为;敢做,才会义无反顾;能做,才会做深做透。”
如何激发银行的积极性?韩春剑建议,中央政府要建立起对小微企业减负扶持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地方政府抓落实的督办力度,将小微企业“扶上马,送一程”;同时将服务小微企业纳入社会责任目标管理,建立考评机制,对履行达标的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给予减免税、不良贷款核销补偿等激励政策。
“想做”后,就要营造一个风险可控的环境,让银行“敢做”。韩春剑建议,尽快落实李克强总理去年12月份关于完善“银担合作机制”的批示,全面建立起政府牵头的对小微贷款的担保增信机制,并加快建立全方位的社会征信体系,连通现有分散在各个领域和部门的信息及数据,实现信息安全前提下的信息数据共享,提高银企信息对称度。
“与此同时,还要提升服务综合实力,让银行‘能做’。”韩春剑认为,这就需要适度放宽中小银行在非银金融领域的限制,并允许中小银行从事互联网金融创新业务如P2P的运营,拓宽经营渠道,促进银行服务转型;同时,还要加大力度推动中小银行在中小板、新三板等资本市场的融资,加快推进小微信贷资产证券化,以提升资本实力和资源效率。
陈丽华谈新农村建设:
农村不应被遗忘在“发展的角落”
“推出硬招实招,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给农村带去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全国人大代表、饶平县大埕镇上东村党总支部副书记 陈丽华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并特别提到以垃圾、污水为重点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这让全国人大代表、广东饶平县大埕镇上东村党总支部副书记陈丽华印象深刻。
“这是广大农民的多年期盼。以广东为例,近年来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了村庄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我所在的潮州市就在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工作,计划三年内全面建立‘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陈丽华说。
陈丽华表示,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加快村庄规划的步伐,“不少村庄由于缺乏规划,存在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没有衔接,许多地方‘只见新屋、不见新村’的情况。”她建议通过规划引导,规范农村房屋建设,提高水、路、电、气、环卫等各类设施的综合效益。在具体编制中,要从实际出发,找准村庄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依据问题确定规划内容。
陈丽华也呼吁,要集中连片整治农村环境,包括村道硬底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处理、村庄绿化等。要对地域空间相连的多个村庄实施综合治理,对地域上不相连的多个村庄的同类环境问题或环境敏感目标进行同步治理,并建设具有辐射效应的集中大型污染防治设施,解决周边村庄环境问题。
“农村绝不应该被遗忘在‘发展的角落’,中央和省、市等各级政府一定要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给农村带去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生活得更快乐、更有盼头。”陈丽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