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计划要点

13.03.2017  17:01

2017年,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以党建工作统领全局,按照我市“疏功能、转方式、治环境、补短板、促协同”总体要求,积极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城市治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动商事制度改革、事中事后监管和消费维权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准入环境、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促进首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着力服务全市中心工作

(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服务首都重点建设和活动

一是积极服务城市副中心建设。立足副中心功能定位和产业规划布局,将各类改革措施优先在副中心实施,比照核心区要求积极参与功能疏解和专项整治,高标准做好副中心监管执法和消费维权工作。二是扎实推进2022年冬奥会筹办工作,借鉴奥标保护工作经验做好冬奥会标志保护工作。三是切实做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党的十九大期间的市场环境整治和市场秩序保障工作。

(二)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全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是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严控新增不符合首都功能市场主体进入首都市场。对已经明确的制造业、仓储运输业、连锁品牌要细化管理措施,加强与辖区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沟通,注重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二是继续加强对商品交易市场外迁疏解的政策支持和指导,用足用好工商职能,积极推动重点批发市场的调整疏解和升级改造。三是研究制定京津冀三地在政策统一发布、准入协同联动、数据共享分析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力争在政策平台搭建、企业迁移机制、跨地域名称保留、字号保护方面取得突破。四是加强京津冀区域信用体系合作共建,逐步推动建立京津冀三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日常监管、消保维权等信息的自动化交换机制和统一公示机制,研究建立市场主体严重失信信息的共享通报机制,共同探索建立基于信用体系的区域联动机制。

(三)积极参与“大城市病”治理,切实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

一是综合施策参与人口调控。严格落实我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做好“开墙打洞”和无证无照经营专项整治工作,随时发现,随时整治,确保“开墙打洞”和无证无照经营存量明显下降,研究制定对“开墙打洞”等违法行为市场主体和人员的登记限制措施。结合居住证制度的实施,有序做好对外埠人员申办个体工商户的登记工作。借助房地产经纪机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加强对群租房问题的有效治理。充分发挥无证无照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和作用,加大对地下空间非法经营的治理力度。二是加大力度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对制造加工、餐饮等涉及环境影响的行业要严把市场准入关。强化散煤污染控制,严厉打击固定场所无照经营燃煤。完善环境违法“黑名单”制度,加大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社会约束。在成品油检测中加大对环保指标检测力度,严厉打击销售不符合北京地方标准车用燃油经营行为,切实推动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着力提高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以区级城市综合管理机构组建为契机,完善基层联合执法机制,实现与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社会治安、城管综合执法网格的深度融合。将城市问题和市场秩序问题相互交织的城市治理难题作为切入点,认真做好首都综治和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参与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四)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首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一是研究制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工作措施,引导民间投资在我市健康有序发展。二是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助推产业高端化发展,建设和完善北京市商标监管服务系统,分析评估我市商标品牌发展现状与趋势,为市区政府制定品牌发展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数据支撑。三是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探索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工商改革创新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商事制度改革创新试点,为全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四是优化“个转企”登记流程,着力促进主体结构持续优化,力争实现企业存量占市场主体总数超过70%。五是深度参与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综合运用准入服务、商标战略、广告战略和市场监管措施,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和服务贸易发展。

二、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一)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切实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

一是深入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试点。在中关村一区十六园推广全程电子化工作,将全程电子化系统中的核心服务功能扩展到全市范围应用。二是深化“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探索将更多企业办理事项纳入合办范围,实现“多证合一”。三是完善市场主体快速退出机制,开展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试点。四是推广名称自主预查登记制度,改革审查核准制度,探索实行“一表登记、一次签署”登记试点。

(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防范和化解市场秩序风险

一是认真做好日常监管。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善配套政策,优化抽查方式,探索建立跨部门、跨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推动出台全市跨部门“双随机”抽查工作意见。二是不断完善信用监管。强化信用信息系统在区和街乡层级的应用,促进信用监管向基层延伸,力争年底之前在城区和副中心推广实施。加大联合惩戒的力度,善于通过创新联合惩戒手段实现市场秩序和城市难题的有效治理,更加突出联合惩戒在事中监管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有效的行政约束措施,及时纠正企业的违法行为。积极探索“无照经营主体”黑名单监管机制,确定黑名单范围、管理主体、惩戒措施、管理制度等。三是重点加强风险监管。健全风险信息采集网络,建立风险信息数据库,探索建立企业风险分析模型,加强部门间风险信息交换共享,提高对市场风险事件的预警和处理能力。加强对商事制度改革后续风险防控,深化登记异动分析研判。加大对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情况的跟踪研究,研判新兴行业业态发展态势,了解潜在问题风险,为实施审慎监管提供支撑。四是主动推进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发挥职能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监管效能。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重视支持,在政府牵头组织下重点加强对市场监管和城市治理重大问题的综合整治。

(三)优化政府服务,进一步提高商事登记便利化水平

一是健全完善“一体、多元、智能、高效”的准入服务体系,推进登记分中心标准化建设,扩大与银行金融机构等第三方合作,扩大服务资源。二是完善小微企业名录功能,将其打造为扶持小微企业的主要数据平台和服务平台。三是深入推进企业登记信息材料远程查询服务平台应用,支撑更多市区两级行政部门、行政审批窗口和金融机构通过平台完成与企业登记档案相关的业务工作。

三、重点解决市场秩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加强市场行为监管,切实发挥竞争机制重要作用

一是建立健全网络交易监管制度体系,完善网络经营主体数据库,提升在线电子数据取证固证技术水平,加强与通信管理、公安等相关部门合作,强化网络案件查办工作,完善线上线下一体监管、平台网店联动监管模式。二是加强合同行政监管,规范重点行业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发挥合同示范文本作用,从源头促进相应行业领域契约公平。三是强化商品交易市场销售商品的渠道梳理,切实提高风险经营品种的渠道管控力度。四是提高广告监管工作敏感性,强化广告导向管理,加强对重点商品、服务类广告的监管,避免由广告引发或放大的政治、社会和市场秩序风险。五是深入开展打击侵犯商标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重点查处制售侵权假冒商品窝点和源头。

(二)完善消费维权新模式,努力构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一是强化市场经营主体责任,推动消费维权的工作重点从被动的事后调解向主动的事前事中防控转变。以网络平台企业为重点,完善新型政企合作平台建设,实现经营者主体自律与政府部门他律的相互促进。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为目标,创新消费维权信息披露机制,倒逼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以建立主客体关联机制为基础,从源头及主渠道提高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控能力。以市消协理事会换届为契机,大力加强消协组织建设,切实提高消费提示警示和教育引导能力。二是畅通多元纠纷解决渠道,推动消费维权的治理主体从行政资源为主向社会资源共同参与转变。继续扩大消费争议快速和解机制覆盖面,最大限度推动消费争议源头化解。完善消费维权专家库,健全服务领域专家援助机制。完善12315平台功能,实现消费者诉求表达渠道全覆盖、诉求处置全程透明可追踪。三是坚持消费领域问题导向,推动消费维权的社会效果从主要维护消费者个体利益向更多维护整体利益转变。围绕社会关注热点,加大案件查处力度,有效开展行业治理。发挥消费维权对于监管执法的指引作用,建立投诉举报数据综合分析机制和共享机制,探索将投诉举报信息作为执法办案、专项整治和双随机抽查的重要参考,形成工作合力。

新银发时代 享品质生活--2019北京银发消费月正式启动
  为贯彻落实民政部日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商务之窗
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门店(第一批)正式发布
  今年是北京市开展生活性服务业行业标准宣贯工作的第4年,自2016年北京市商务局将相关行业236个标准规范分11个行业(业态)汇编成册以来,已依托相关行业协会召开系列宣贯会93场,共1.商务之窗
“走进中东欧”经贸交流会成功举办
  为助力京津冀企业“走出去”,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