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东西城万户居民获益棚改
1月24日,市人代会召开首次新闻发布会,为家住老城、期待改善居住条件的居民们带来好消息。中心城棚改将加大力度,2015年内东、西城两区预计将有万户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天坛周边简易楼将变绿地
从天坛高处向下俯瞰,65栋已显破败的简易楼环绕周边。楼里还住着3218户居民。由于长期形成的历史原因,这些简易楼存在着严重的建筑、消防、防汛、治安等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搬迁改造已是刻不容缓。
该项目已列入东城棚户区改造范围,市政府已同意给予该项目13.556亿元的启动资金,并落实了焦化厂4160套安置房源。目前,前期工作正紧锣密鼓地推进,2015年内将适时启动居民搬迁。
搬迁后腾出的空间将改为绿地
针对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焦化厂土质异味问题。1月24日,东城区政府新闻发言人朴学东回应说,市区相关部门科技人员此前已多次到焦化厂实地勘测,科学处理,从目前的检测结果看,焦化厂土质安全可靠,没有异味,不会影响居民搬迁。
百万庄棚改九成居民签约
中心城区首个棚改项目——西城百万庄北里,部分地块已全面启动回迁房建设。这里的老楼多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包括修建地铁1号线时建造的多栋简易周转楼,建造基础薄弱,抗震抗灾能力差,存诸多安全隐患。
西城区政府新闻发言人梁昌新介绍,项目启动之初,政府部门在现场建立了咨询站点,随时接受居民咨询,还设计了多种回迁户型,并在回龙观融泽嘉园提供了部分定向安置房源,回迁和外迁户型及房源也已向居民公示。相关部门设计了90种新居户型,任居民挑选。西城区还将这里的居民回迁楼与地铁6号线有机结合,以方便居民出行。目前,百万庄项目涉及的1200余户居民90%以上已经签约。
2015年中期启动的枣林南里、菜园街、光源里等成片棚户区的改造将借鉴百万庄的经验。接下来的几年,住在这些片区的6000户居民住房条件很快会得到改善。
2015年,通过棚户区改造,西城将改善全区6500户居民的居住条件。未来五年,西城区重点推进棚改项目120余个,共涉及居民约5.2万户。
市重大办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全市2015年计划再完成棚改53239户,累计将达到80000户。另外,棚改任务较重的门头沟区从2009年起就开始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计划建设安置房350万平方米,安置居民3.4万户近10万人,总投资约494亿元。截至目前,门头沟棚户区改造已累计交付安置房24408套;预计到2016年底基本完成5.3万套安置房全部建设任务。
相关链接
2015年中心城棚改项目
东城
一、天坛周边65栋简易楼腾退
总建筑面积8.62万平方米,共有居民(产籍)3218户;该区域还有自建房1.6万平方米、流动人口6576人。
二、南锣鼓巷地区四条胡同修缮
涉及1825户,5544人。已经对四条胡同居民的居住需求和修缮改善的基本意愿开展了前期调查,委托专业机构编制了试点院落的规划设计方案。
三、前门东区改造
原有居民14019户,2006年起,经过10余次搬迁,已经疏解人口10722户,区域内还有未搬迁居民3297户。2015年将把前门文化融入到胡同环境提升中,探索文保区物业化管理的新模式,实现该区域环境整体提升。在正义路南延西侧临街选取10个已经腾空的院落进行“规划设计、土地上市、终端用户”捆绑式一体招标试点,实现文保区供地、风貌、功用的有机融合。
西城
一、成片棚户区改造
百万庄项目1200多户居民受益。2015年中期全面启动枣林南里、菜园街、光源里等成片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居民6000户。
二、历史风貌保护改造
改善1000户居民住房条件。
白塔寺:对初成规模的胡同院落、公共空间统一设计改造,营造片区微环境;
什刹海:建设乐春坊集中平移示范区,回应留住居民的愿望和要求;
地安门:新地百商业区亮相,初步完成鼓楼西大街及旧鼓楼大街交通疏堵工程;
杨梅竹斜街:以三井社区为试点,推广“内盒院”零散空间改造。
“新三片”:新启动大剧院西、宣西北、珠粮街“新三片”保护修缮工作,启动粤东新馆、市委党校“山字楼”、护国观音寺等一批重点单位的征收腾退。
三、50栋简易楼改造
涉及居民4000户以上。对老旧房屋通过翻建、抗震加固等方式进行改造,将集中启动50栋简易楼的改造。(巩峥)